環保署長投書美媒 台願與國際合作實現淨零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即將召開,環保署長張子敬投書美國媒體表示,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和國際夥伴並肩合作,共同實現淨零轉型全球氣候行動。

COP27將於6日於埃及召開,為展現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親自與會。

會議召開前夕,張子敬投書「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全球已開始朝向淨零排放過渡,「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強調國際合作創新,呼籲所有國家廣泛合作以實現全球減碳目標的目標正在逐步成形。台灣願意也有能力與國際貨半和做,共同實現淨零轉型全球氣候行動,確保未來世代擁有永續環境。

文章指出,台灣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對印太地區經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開發新技術與新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減少能源使用,透過不斷發展的半導體創新,實現電子產品智慧應用,促進全球能源節約。

張子敬表示,台灣正展開具體性氣候行動,大力推動能源轉型,行政院今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規劃推展「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等四大轉型策略,並在「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上,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逐步落實。

他指出,台灣也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工作,將法案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年淨零排放為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提升氣候治理效能、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強化資訊公開及公眾參與,並規劃導入碳定價機制,據以引領低碳綠色成長,逐步完備氣候法制治理基礎。

文章指出,台灣因政治成見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無法實質參與全球氣候議題討論,將造成全球氣候治理上的空缺。若不能順利連結「巴黎協定」參與國際合作機制,不但將影響台灣產業綠化製程,更會衝擊國際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弱化國際合作成效並對世界經濟造成傷害。

他最後表示,台灣願意秉持務實、專業精神,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做出具體貢獻。台灣應獲得相同機會被納入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機制。他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讓台灣得以即時、公平、有意義的參與。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