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慕尼黑數千人遊行 籲G7重視氣候變遷議題

德國疲於應付能源危機與烏克蘭戰爭,氣候變遷受重視程度不若以往,環保人士退而求其次,設法用吸睛方式傳達訴求,柏林和慕尼黑今天都有人走上街頭,呼籲當局重視這個議題。

十餘名活躍人士對柏林總理府噴灑看來像石油的黑色液體,並站在大樓前,高舉「節約石油而不是鑽井」的布條。

穿著橙色醒目夾克戴著安全帽的「上一代」(Letzte Generation)激進抗議團體成員,已成德國環保活動的新面孔。

參加抗議活動的24歲學生約翰松(Lina Joansen)說:「政府忽略了其他一切:寫了請願書,一百萬人走上街頭。」

活動人士希望政府承諾不會在北海(North Sea)鑽探石油。

與此同時,德國慕尼黑今天也有約4000人遊行,呼籲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採取行動對抗貧窮、氣候變遷和世界飢餓問題,並結束對俄國化石燃料的依賴。

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的領袖明起將在德國巴伐利亞山脈的艾爾莫城堡(Schloss Elmau)舉行3天峰會,旨在增加對俄羅斯的壓力。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行動,造成全球糧食和能源短缺。

6個月前,德國選出新的聯合政府,承諾將氣候變化作為其首要任務之一。

綠黨20多年來首次掌權,與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自由派的自由民主黨(FDP)組成聯合政府。

綠黨籍的經濟暨能源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宣布雄心勃勃的600億歐元(680億美元)氣候投資計劃,並承諾到2030年之前,德國將停止使用煤炭發電,80% 電力將來自再生能源。

但在那之後,氣候問題被烏克蘭戰爭、嚴重的能源危機和創紀錄的通貨膨脹所掩蓋。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 川普 政府的抗中派在失勢中」是今年七月廿日 紐約時報 的標題。原因是「川普在追求一個更為強勢的北京」。
在10月4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明確了「積極財政」政策方向。除了儘早降低汽油稅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