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國土計畫法》專家會議

過去數十年,我國雖創造了經濟奇蹟,但奇蹟的背後卻也犧牲了部分自然資源,加以全球氣候變遷所引致的災害日漸嚴重,台灣近年重大天災如九二一地震及莫拉克颱風等,在在暴露國土容受力的脆弱及韌性都市建構之必要性,民國六十三年制定之《區域計畫法》(最新修正日為民國八十九年)已不符時代背景需求,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之全國國土計畫,除重複投資的空間規劃過於浮濫,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亦無法有效整合。

現行國土計畫體系中,由上而下分別為「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區域計畫」、「直轄市、縣(市)綜合開發計畫」、各縣市都市計畫及非都市土地利用等,然法律位階於上位的《國土計畫法》已六度進出立法院,缺乏法源依據即無法有效規範下位計畫,加上環境資源部等相關組織改造尚未確立,以及《災害防救法》的相關缺失等問題,《國土計畫法》雖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卻是台灣邁向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藍圖。

《國土計畫法》的制定,除了促進國土資源合理配置外,還兼負有保育自然環境責任,並滿足經濟及社會文化發展之需求,最終目的在達到確保國土永續及均衡發展;此法不僅將賦與全國土地統一規劃的法源依據,強化中央政府從國家視野指導的實質功能,也加強開發許可申請的審議,審議重點包括是否符合當地環境屬性、其與國土計畫的符合程度等,可有效杜絕開發許可凌駕於國土功能分區(國土保育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及海洋資源地區)之上。此外,長期呼籲須受重視的海洋國家、水土林保育管理、城鄉發展模式等議題亦一併於該法做一統籌規範。

  • 專家學者與代表

1.立法委員

邱文彥、田秋堇、林淑芬、鄭天財

2.學者專家

李鴻源(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

華昌宜(台大建築與城鄉所教授)

林盛豐(前政務委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林國慶(前農委會副主委、台大農經系教授)

陳伸賢(前水利署長、新北市副市長)

胡念祖(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

詹順貴(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3.列席政府單位

內政部地政司、內政部營建署、原民會、國發會

相關新聞

穩定幣在金融市場引起話題,財政部預計10日舉行公股金控與銀行董總例會,據了解,這次會議將聚焦「穩定幣」議題,並請科技專家來簡報;...
國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通報企業達245家、4,863人,較上期增加54家、929人;...
新版財劃法上路,明年各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爆增」。財政部2026年統籌分配款明細29日出爐,合計數自今年4,676億元增加89%至8,...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2025年7月18日簽署《穩定幣法案》(The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