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不宜長期凍漲 更不應補貼企業

針對近期政府積極佈署夏季供電避免重演2021年限電情況,台化董事長洪福源表示,下半年疫情過後,會是台灣經濟的衝刺期,如果發生限電,將會對產業造成影響。他更直言,能源政策不宜長時間凍漲,還是要回歸自由經濟市場,才不致影響產業、經濟穩健發展。

此外,洪福源也呼籲政府要正視現實,疫情後的全球都走向區域經濟,台灣既然是亞太地區一員,就一定要積極參國際組織。

洪福源表示,國際煤價、天然氣行情居高不下,台灣電價連八凍,以當前發電單位成本4元,相對電力單位售價2元來看,已非正常自由市場機制;尤其台灣能源政策又要天然氣占比五成,扭曲的能源供應結構,恐將不利整體經濟長期穩健發展。

以去年全國發電量2,909億度來看,發電結構仍以火力發電占83.4%為主,其中燃煤發電量占整體發電量比例達44.3%、燃氣占37.2%,燃油1.8%,而再生能源占比僅6%、核能占9.6%。

以國際煤價為例,從以往每噸80~100美元一路飆漲到400美元,即使以日本最先進Combined Cycle技術來生產,換算每度電成本大約4元,若以目前2元電價來看,政府若以凍漲方式來吸收虧損,長期來看並非有利。

洪福源說,「成本在那裏就應該反映」,尤其是2025年之後核電退場,無論是燃氣、燃煤的成本都大於售價,誰要去虧呢?經營企業是要對股東交代,政府(電價)短時間對特定的對象凍漲是可以的,像是給老百姓,那OK,「但如果是給企業就不對」。產業要承受成本變動,才會知道自己的競爭力是多少。

洪福源認為,短期為穩定經濟所啟動的政策調整(如能源凍漲)無可厚非,但若長期壓抑、扭曲市場正常機制,長期不當虧損,打擊企業正常發展,最終還是會反應到大環境,對產業、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相關新聞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