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農業如何調適? 陳吉仲:近期對外宣布

乾旱、豪雨成災,台灣未來面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會越來越高,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近期將宣布未來20年面對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否則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將會來不及。

2021有機農業促進線上論壇「就是韌性-有機農業對水逆境的調適力」今天展開,陳吉仲受邀開幕致詞。未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將大幅提高,如去年今年的乾旱,上周的連續豪雨成災,對有機農業、第一線農民深受其害。

他表示,近年台灣有機農業大幅發展,幕後有許多功臣,在團隊努力下,有機驗證面積,加上友善耕作面積達到1.6萬多公頃,占整個慣行農法的比例,是全亞洲第一,跟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時成長兩倍。

他說,學術界的推動,讓整個有機農業政策,是農委會底下是最完整的政策,農民從事有機農業友善生產,每公頃有3萬元獎勵,使用資材每公頃補助3萬,驗證費用由農委會補助九成。

陳吉仲說,要能完整生產,中興大學在有機驗證種要角色,就消費者而言,知道貼上有機驗證,安全合格率百分之百,在市場上周驗合格率也幾乎百分之百;有機的背後目的,不僅只是提供安全農產品,更是需要友善環境。

他表示,有機友善耕作面積1.6萬公頃,可以減少2萬公噸化學農藥使用,並減少6000多公斤碳排放量,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我國也與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簽了有機同等性,我國的有機農產品可以直接賣到日本等其他國家,不用再經過對方國驗證方式,讓未來有機農產品行銷全世界,背後隱含的是友善、永續概念,這是是未來趨勢。

陳吉仲說,在氣候變遷影響加劇下,如何讓農民從事有機友善的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近期提出第六次評估報告(AR6),說明未來極端氣候持續發生,在面對極端氣候事件,我國有機調適策略如何提出,針對未來20年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是什麼,現在若不做屆時會來不及,不久的將來,農業部分會宣布淨零排放策略,農業部門要比其他部門更往前走,需要學術界的建議。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