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主辦國埃及特別把氣候融資、氣候賠償,這兩個開發中國家最關心的議題,排入優先議程,但隨著會議接近尾聲,卻沒有傳出任何決議。

美國總統 拜登 與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十四日舉行峰會後,因美國眾院議長 裴洛西 訪台而中斷三個月的美中氣候特使會談將恢復。白宮氣候特使柯瑞十五日在聯合國 埃及 氣候峰會場邊表示,稍晚將與中方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會談。柯瑞並未說明具體時間,只說「我們將會談,看看會產生甚麼結果」。

世界資源研究院院長達斯古普塔說,美中願恢復合作對抗 氣候變遷 ,「全球都鬆了一口氣」。

柯瑞日前坦言,裴洛西訪台後,...

聯合國(UN)表示,全球人口15日突破80億大關,此為人類進步發展帶來的結果,但由於當前氣候變遷衝擊持續,加以全球資源分配不均狀況日益嚴重,未來人類尋求氣候正義的困難度將持續攀升。

年年引發台灣關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今(14)日於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會場上公布。台灣今年上升1名,進展到57名。跟日、韓等國同屬「非常差」的後段班。

「都市化是破壞環境的元兇!」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農業關懷使命團理事長馮騰永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世界面臨到耕地退化、氣候變遷等嚴峻挑戰。

埃及本月6日起舉行為期兩週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經過第一週討論,各國之間仍然難有共識。

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12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

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各國政府意識到,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情況只會更嚴重,《 京都議定書 》、《 巴黎協定 》等宣告因此陸續出爐,以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