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新華社》於5月2日中午12時許發布快訊消息,稱習近平對廣東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塌方災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現場救援、傷患救治,及時排查處置風險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總理李強作出批示。
大陸統計局4月30日公布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雖較3月下降0.4至50.4,仍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且優於市場預期的50.3。分析認為,大陸經濟持續維持恢復態勢,但仍面臨需求限制威脅,要盡快改變需求不足的狀態 。
繼合肥及蘇州後,四川成都政府宣布全市不再審核購房資格,意味歷時七年半限購政策退場,該消息帶動昨(29)日A股地產股掀漲停潮。中指研究院指出,目前尚有限購政策的包括「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杭州、天津、西安等,一線城市或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二線城市有望全面取消,將大幅提振房市。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團出訪中國,傅崐萁今天表示,此行順利完成「兩岸和平破冰」、「兩岸觀光全面開啟」、「台灣農漁產品拓展市場」等主要任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斷線8年後的一大步,國民黨團傾聽民意,勇敢承擔,不會憂讒畏譏。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合作。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年增5.3%,較上季加快0.1個百分點,創近三季最高水準,也優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6%~5%。但統計局官員指出,大陸經濟恢復有不平衡性,從程度來看,消費恢復不如生產,中小微企業恢復不如大企業,未來尤其要進一步關注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16日公布,經初步核算,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 GDP )較去年同期成長5.3%。這個數字不僅優於外界早前預期,也高於去年第四季的5.2%。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成長3.3%、6.0%、5.0%。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1%,較上月放緩0.6%,遜於市場預期。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8%,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且連續第18個月下降。專家指出,中國通縮陰霾揮之不去,要避免形成「低物價、低消費」循環。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