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中美關稅戰戰火延燒,除了衝擊全球經濟增長,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多家機構更提出警告,中國的通縮壓力恐將因此加劇,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恐降為0%,遠低於全年2%左右的目標。
中國4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均持平前值,連續第六個月維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在中美貿易關稅戰緊張局勢下,中國央行似乎更傾向於穩定人民幣匯率。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同時,推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聲明稱,馬來西亞重申兩國領導人1974年5月31日簽署的聯合公報原則,「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
由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引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指, 對於人行近期表態的「擇機降準降息」,他理解「擇機」有3層含義,其一,是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某種不利變化,如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人行可能進一步降準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美中關稅熱戰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開始訪問東南亞。習近平在越南的人民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美國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災,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加徵中國50%關稅,為防股市狂瀉、撼動投資人信心,大陸人行8日率「國家隊」全體總動員進場護盤,加上日韓等部份國家與美方安排談判在即,陸、港、日、韓股市8日開盤滿血復活。
中美貿易角力戰升溫,兩國互相加徵關稅後, 美國 總統 川普 還發文警告大陸,若大陸不在8日前撤銷在其長期貿易濫用行為的基礎上加徵的34%關稅,美國將對大陸徵收50%的「額外」關稅,自9日起生效。對此, 大陸商務部 8日一早隨即回應稱,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俄羅斯總統普亭4月1日在莫斯科會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普亭說,將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月訪俄做好準備,王毅則強調,中俄合作不受外部干擾。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