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

台電啟動碳捕捉計畫,2025年前要在台中火力電廠蓋好「減碳技術園區」,拚成為全球第三座碳捕捉再利用燃煤電廠,圖為電廠內第一階段的「微型測試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昨(5)日公布2021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永續環境施政表現」,是首次全台所有縣市均有參與的一次,獲得優等的縣市有台南市、桃園市、高雄市及屏東縣。

台東 縣池上鄉民抗議台糖公司在池上設光電園區,30輛車上百人今天上午到池上街道、市場、鄉公所遊行抗議,高呼口號「拒絕光電、還我土地、光電滾蛋,誓死保衛池上」,強調堅決抗議池上鄉設置光電園區,車隊最後到台糖池上牧野園區抗議、遞交陳情書。

颱風逼近,基隆北海岸地區水荒可望有解,水利署提醒,由於久旱,土壤乾燥,可能會造成自來水原水濁度上升。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選商收件本月底將截止,目前已有4座風場通過環評、5座通過初審,共九座有資格提出申請。然而,開發單位的環評承諾是否有效保護鯨豚?立委陳椒華24日於立院舉行「環評未解決的問題—以鯨豚及水下噪音為例」公聽會,邀集環保團體、專家學者討論。專家提出,可比照英國要求開發單位提交施工前減噪計劃書,政府平台則將海事噪音資訊地圖化,讓環境累積效應一目了然。

自二○二一年第廿六屆聯合國 氣候變遷 大會(COP26)後,全球一三六個國家及地區已宣示對二○五○淨零碳排之承諾,並期COP27提出對二○五○長期低碳發展之策略。

經濟部原本預定於今年7月1日起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但為避免水電雙漲增加產業成本進而衝擊民生物價,並未如期開徵耗水費。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之後,能源及產業部門都必須減碳,台電及中油的國營事業自身用電量多及碳排放量較多,為解決減碳難題,將投資區塊開發風場,結合某丹麥開發商投資區塊開發風場,台電及中油成為風場股東後,盼能獲得優先承購綠電權,藉此降低企業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