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全球減碳落後 得再加速20倍

 對抗暖化,全球須以目前20倍的速度減碳。PwC發布「2024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2023年全球碳密集度僅減少1.02%,降幅創十年新低,若要限制全球暖化,碳密集度每年降幅需達20.4%,即減碳速度要加快20倍。

 此外,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再生能源裝置容量2023年新增510GW,資誠分析,由於各國政策支持,加上太陽能與風電技術成本下降,兩大利多推動2023年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增加14%至3,870GW,創下新高並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成長1倍,於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主要電力來源。

 資誠表示,各國減碳幅度受到產業結構、基礎設施、能源政策與技術發展程度四大因素左右,新興七國(E7)2023年碳密集度上升0.04%,顯示新興市場仰賴化石燃料發展工業化與都市化,仍在平衡經濟成長與減碳目標。

 七大工業國(G7)碳密集度降幅2023年為5.31%,但過去五年年均降幅僅3.45%,遠低於巴黎協定目標減排量,G7需在2030年前加速淘汰煤炭、終止化石燃料補貼,擴大對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投資。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分析可採三方式促減碳:一是科技創新有助改善能源效率,例如智慧電網、優化發電技術,AI能源管理系統等。二是人工智慧(AI)有舉足輕重的功能,可預測電力供需,優化電網管理與調度,及即時分析交通數據;不過IEA預估到2026年,資料中心、AI和加密貨幣等耗電量將翻倍。第三是氣候調適可能增加能源消耗,如海水淡化、建築空調等皆消耗大量能源,各國可透過制定採購推動技術創新和提高能源效率產品或服務的政策,減少氣候變遷的衝擊。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