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房價居高不下,引發民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排審立委所提各版本的《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囤房稅),財政部長蘇建榮指出,囤房稅不是解決高房價問題的萬靈丹,財政部會在3個月內提出修法評估及報告與地方政府溝通的結果。
編按:恆大風波警惕,中央銀行昨(23)日理監事會決議,加碼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新規定六都與新竹縣市第二戶房貸不准用寬限期,並調降購地貸款、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成數上限。這是去年12月8日、今年3月19日後,央行第三度出手打炒房。建商反應不影響市況,金融業觀察,可能為明年「升息」作準備。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至央行考察「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成效」,央行表示,管制措施實施後,有助抑制投機炒作,受限貸款成數下降、利率提高。不動產貸款逾放比低、集中度低,風險控管良好。為讓信用資源有效配置及合理運用,央行將密切關注房市發展情形,與相關部會合作,滾動檢討以維持金融穩定。
「房地合一稅2.0」已經於7月1日正式上路,但立法委員張其祿今(24)日表示,就目前房市現況來看,政府的打炒房措施似乎未見成效,房地產價格仍在失控飆升之中,且尤其嚴重的是,短期交易都未能因「重稅」而阻遏,而賣家早已將重稅成本轉嫁予下一手的買家,以致房價更是堆疊飆升,使青年世代幾乎對買房絕望,也因此導致了「少子化」等國安問題,再不解決,將會炒房炒到亡國。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房價續飆重創年輕族群,從就業主力地區的房價相對於薪資偏高來看,這是居住正義的人權問題;台灣年輕族群拿台灣的薪水,面對比美國還貴的房價,未來真不知如何自處;主管機關能否拿出有效作法來救救他們?
北京在7月1日慶祝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後,隨即連續重棒祭出社會改革政策,圍繞在少子化、人口老化、分配平衡的核心議題,政府對「醫療、教育、住房」這三個關係民生基本服務的「三座大山」,提出強而有力的改革計畫。這些社會改革的方案,雖然是針對中國國家發展無可逃避的挑戰,不過由於政府的改革手段來得又急又快,長期的效果尚未顯現,短期的衝擊卻造成國內經濟與區域金融市場的大地震。
活動介紹:
全球各國的人口結構變化與經濟發展快速,加上氣候變遷與土地資源有限,循環經濟議題被廣乏討論,循環經濟具有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三大操作原則(即3R原則),目的在於資源能被充份利用。然而資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糧食-能源-水資源的議題」,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研究重點之一。產業發展的生活的變遷,跨領域的合作為時代趨勢,過去往往只針對單一議題進行深度研究,...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2016年從永續發展的角度開啟高齡化社會的討論,包括偏鄉農村老化問題、都市生活與交通等公共服務需考量高齡問題,在長照議題上也針對財源的問題作一探究,如年金與長照險的問題。本次座談將在先前的高齡化社會的討論基礎上持續深化觀念與論述。以高齡社會為軸心,從個人照護的有感體驗出發,分別從衛政、財政、經濟與社會、法律與社會文化等層面來建構高齡社會的未來藍圖。
一、緣起
根據內政部至2017年2月底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