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縣市囤房稅 搶先看!

財政部近期找來各縣市開會討論現行囤房稅制,除已施行的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以外,目前台南市議會正在審議囤房稅方案估2022年7月上路、2023年5月繳稅適用。而高雄市則在24日宣布最快本會期提出囤房稅制度,預計將針對持有非自住房屋三戶以上者加稅,有望與台南市同步上路。

不過,囤房稅制度是什麼?到底會影響到哪些人?以下就由工商時報為讀者提供Q&A解答。

Q:現行囤房稅制度為何?

A:目前可分兩種,包括地方版與全國版囤房稅,其中地方版早已施行,由地方政府自行實施,全國版則受到各縣市反對而暫時作罷。

地方版囤房稅(已施行):現行全國各縣市都有自用住宅額度,也就是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設戶籍在三戶房屋內,可享房屋稅自用住宅優惠稅率1.2%。但住宅超過自住額度即屬於非自住房屋,也就是囤房稅課稅範圍,我國現由各縣市依自身狀況適度提高持有多戶非自住屋者房屋稅率,目前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皆已施行。

全國版囤房稅(地方政府皆反對,暫不推動):日前有立委提議全國歸戶課徵囤房稅,但全台22個縣市皆表達反對,如嘉義縣稅捐稽徵機關指出,嘉義部分地區一戶就相隔數公里,附近都是農田,相比北市一棟大樓住數十戶,實務狀況明顯不同,城鄉的差距不能用相同稅制一概而論。

Q:現行各地方囤房稅率多少?有哪些縣市明年會跟進?

A:目前台北市針對持有非自住房屋兩戶以下(含兩戶)每戶按2.4%課徵房屋稅,三戶以上(含三戶)每戶按3.6%課徵房屋稅。

另外,宜蘭縣也已對持有非自住房屋兩戶以下課徵房屋稅率1.5%、三戶到七戶為2%、八戶以上為3.6%;連江縣為持有非自住房屋兩戶以下課徵房屋稅率1.6%、三戶以上一律為2%。

除已施行的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等三縣市以外,台南市已提出囤房稅草案,目前已通過市議會初審,未來將針對持有五戶以下(含五戶)每戶按2.4%課徵房屋稅,六戶以上(含六戶)每戶按3.6%課徵房屋稅,若完成三讀,估計可如期在2022年7月上路,2023年5月繳房屋稅適用。

至於高雄市也考慮跟進,其財政局喊出將以「不影響自住房屋」、「落實居住正義」、「避免房東將成本轉嫁給房客」等三大原則訂定囤房稅政策,估計會針對持有非自住房屋三戶以上訂定差別稅率,稅率尚未出爐。不過,高雄市長陳其邁已喊話,最快將在本會期提出草案,盼盡快上路,估計可趕在2022年7月施行,同樣為2023年5月繳房屋稅適用。

除了已施行囤房稅的台北市、連江縣、宜蘭縣,還有準備中的台南市、高雄市以外,桃園市、新竹縣針對非自住屋各採單一稅率2.4%、1.6%,但其他包括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16個縣市針對非自住屋仍採用房屋稅最低稅率1.5%。

Q:還有哪些縣市將採用囤房稅?

A:根據財政部近日找來縣市討論結果,除台南市、高雄市逐步推動外,新竹縣市、桃園市近期也表態,有意加入施行地方制囤房稅行列,但稅率與時程皆未確定。至於新北市、台中市則在通盤評估。

 

囤房稅磨刀霍霍 小市民恐更傷

全台房市漲翻天,為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11月23日找各縣市代表喝咖啡,建議採用房屋稅差別稅率(囤房稅)抑制房價,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與新竹縣市皆表態,將「努力跟進」訂定囤房稅率。

根據《房屋稅條例》,住家用房屋可分為「自住」及「非自住」,「自住」限三戶,稅率為1.2%;第四戶起則屬於「非自住」意即囤房,由各地方政府視所有權人持有的房屋戶數,自行訂定1.5%至3.6%的差別稅率。房產越多,稅負越重,俗稱「囤房稅」,計算方式是以「稅基」乘以「稅率」。

台北市自2014年起已施行囤房稅率,台南市囤房稅還在審議中,預計2022年7月起施行。台北市囤房稅針對持有非自住用房屋兩戶以下(含兩戶)每戶按2.4%課徵房屋稅,三戶以上(含三戶)每戶按3.6%課徵房屋稅。

不過,國內房屋持有成本偏低,一間房屋每年持有房屋稅成本不過數千至數萬元,但房價增值幅度、轉手獲利動輒百萬計,如不提高房屋標準單價(稅基)的話,光靠囤房稅恐效果不彰。以全台一年房屋稅實徵約793億、全台約900萬戶住宅存量推算,平均每戶房屋稅不到1萬元,加上屬於持有稅的地價稅,平均一間房屋持有成本每年僅約2萬元,每年持有稅負相當於房屋市值的千分之2以下,相較於近年動輒5%以上的房價年漲幅,一些房市熱門城市如台南、新竹,房價漲幅甚至10%以上;即使持有稅率、稅基調高數倍,相較於資產增值獲利預期,仍可說不痛不癢。

過去經驗顯示,無論提高持有稅或資本利得稅,在房市多頭時期,屋主都會轉嫁給租客;對賣方來說,則會轉嫁給買方,反間接造成租金、房價雙漲。

參考韓國在2018年實施提高綜合不動產稅率來看,至今反讓首爾房價飆漲五成,創歷史新高,租金也大漲兩成,引發更高的民怨。

高房價主因,除了財團持有成本比重低外,還有民眾對通膨壓力下財富縮水的憂慮,房地產相對保值、低風險,近年銀行更力推30年還款房貸,讓購買力增加了1/3,成為助漲動能。

政府大刀闊斧宣示打房,除囤房稅外,更要設法將湧入房市的資金引流至實業發展,才能抑制房價,除了升息、限縮寬限期、降低貸款成數外,限縮還款年限才能解決房市過熱的現況。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