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近期預售屋 爛尾樓 事件和房價過高問題,引發社會極大關注,行政院更制定《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包括限制預售屋轉售、管制私法人購屋等五大重拳,希望藉此壓抑房價。與此同時,呼籲全面取消房產預售制的聲音越來越多。
聯合國(UN)表示,全球人口15日突破80億大關,此為人類進步發展帶來的結果,但由於當前氣候變遷衝擊持續,加以全球資源分配不均狀況日益嚴重,未來人類尋求氣候正義的困難度將持續攀升。
在918強震之後,包括氣象局及各界學者特別關注嘉南平原地底下的活動斷層,中正大學團隊近兩年觀測更發現,當地不止地震活動頻繁,更可能還有其他的盲斷層。
「8年20萬戶 社宅 」是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的政見。然而,她上任六年多來,做了多少呢?根據 社會住宅 推動聯盟所公佈的「台灣社會住宅數量統計表」,至111年8月,全台灣的社會住宅存量共計22816戶。換言之,至今的達成率只有19%(20萬戶當中,社宅12萬,8萬是包租代管,所以分母是12萬,而非20萬)。
蔡政府高喊居住正義,並通過居住為基本人權條款,但過少的社會住宅根本無法滿足市場上龐大的需求。
為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撰文指出, 房屋的租金報酬率和利率有連動關係, 就算租金不變,利率愈低,房價租金比就會愈高,所以房價必定上漲。呼籲央行的理事們,發揮道德勇氣,正視民生的痛苦。請勇敢面對「不方便的事實」,承擔起應該負的責任。
日前央行因應通膨高脹,升息又升準,首要針對金融資金過多問題, 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成功協助金融機構降低逾放比,並防止金融資產賤價出售,順利達成政策性任務後,啟動新階段任務,積極轉型投入危老都更,創造民眾、業者、政府三贏。
明(20)日就是蔡總統執政滿六周年,在野黨、巢運等團體批評政府打房無效或無感,內政部今(19)日盤點居住正義五大政策,並強調過去六年,無論是政策法制或預算資源投入,都遠遠超過過去政黨執政,未來也將更全力加速推動,並聽取各界建言,在務實可行的原則下持續滾動檢討,以提供國人更優質可負擔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