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規劃

不肖業者違法濫倒廢棄物於農村、魚塭,相關案件層出不窮,去年環保署就承諾檢討《廢清法》並提出修正草案,但距今已10個多月未有進展。

今(2021)年台灣碰上百年大旱,用水管理引起討論,經濟部水利署加速多元水資源開發,規劃在台南將軍新建全台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環保署今(13日)舉行該案第一次環評初審。

水利署去年在褒忠鄉有才村低窪區選擇2公頃農田,把田埂加高作為「在地滯洪」示範區,增加1萬公噸滯洪量。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即將開跑,西班牙能源集團伊比德羅拉(Iberdrola)今天宣布,將拓展亞太版圖,在台中、彰化與澎湖開發3座風場,橫跨固定式與浮動式水下基礎等不同水深,總裝置容量約達6 GW。

面對氣候變遷,台灣不是大旱就是大雨,即便砸下重金建造治水工程,似乎仍不堪一擊。水利專家表示,台灣過度迷信工程,但事實上再完善的建設,仍然無法阻擋極端氣候的威脅,未來的防災思維,可能必須轉變為如何預警、疏散與保命,財產已不再是第一考量。

農委會甫預告修正的「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第二條之一,將由過去函釋改以明文入法,規定回填土不可為廢棄物或其他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之物質,以免污染農地與地下水。

南投縣仁愛鄉武界、萬豐部落間聯繫要道今年八月因豪雨發生大規模崩塌,兩地交通中斷。

農委會推動「大規模崩塌國家警報」,到一一五年將把全台九十八處列入國家警報範圍。圖為南投縣仁愛鄉武界、萬豐部落間聯繫要道今年八月因豪雨發生大規模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