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女化公聽會 專家呼籲制定基本法全面規劃

台灣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人口數負成長,據統計去年新生兒人數僅剩13萬8986人,創歷史新低,政府面臨少子化問題,雖委由各部會提出建議,卻仍無解決的統整計畫,專家都贊成要制定專法。民眾黨團則於20日立法院舉辦《少子女化社會對策基本法》草案公聽會,針對低薪、高房價、男女不平權等問題,提出建言。

男女不平權 企業負擔太少

該會議上,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陳芬苓表示,台灣少子女化主要原因有晚婚、不婚、父權社會本質不變、女性不想離開勞動市場與經濟困境等理由,因此需要專法進行跨部會協調,此外,相關政策牽涉福利國家理念,少子女化應該由社會、企業與家庭共同承擔育兒責任,但目前家庭負擔太多、企業負擔太少。

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則表示,日本從1990年代起推出完善的少子女化政策,但花了20多年,也無法讓生育率回到能維持人口平衡的狀態;美國在2015年後,依靠充足的移民及移民二代填補了人力缺口,才讓整體勞動力能保持增加的趨勢,她認為少子女化絕非衛福部單一部會的課題,還需跨部會的整合。

立法要求企業負擔 全方位規劃至安老

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陳玉華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少子女化相關法規有2個:《少子女化基本法》與《次世代資源育成法》,企業必須表達如何配合少子女化的人力需求,否則台灣企業大多享受政府產業政策給予的租稅優惠,但在育嬰假等配合卻太少,建議企業要積極表態如何協助家庭負擔育兒,政府才能搭配政策或相關補貼。

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趙慕芬副教授指出,少子化相對應是高齡化,目前三明治世代的困境,上有長輩的長照,眼前有自己的退休規劃,下還要考量子女能否自給自足、就業穩定問題,如何能不考慮安老、就業穩定,才能讓年輕人願意結婚、生子,也需要減少民眾的經濟負擔。

張其祿強調,少子化問題說明白了就是低薪、高房價、高工時、公托不足及公宅跳票,這些都是結構問題,包括社會應給女性較多的寬容解決問題,企業也應不吝給予員工加薪,共同來解決少子化問題。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