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樑/起風了 台灣主權財富基金不遠

廣泛而論,主權財富基金(或稱主權基金)是由政府擁有、用於投資外國實體或金融資產的基金。積極尋求重返白宮的川普,在二○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大力倡議設立美國主權基金,並於上任後立即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財政部長與商務部長,於九十天內提交創建美國主權基金的計畫。

根據最新報導,初步計畫已於五月初提交,但部分內容被白宮退回,顯示美國主權基金的設立,或將面臨進程的延宕。

在台灣,是否應設立主權基金的問題,長期以來也一直為各界所關注。

二○○八、二○○九年間,台灣整體經濟遭受金融海嘯的嚴重衝擊。當時,由副總統蕭萬長召集的「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提出建議,台灣應設立主權基金。而後,二○一六年,國發會委託金融研訓院進行「我國成立主權基金之可行性研究」,結案報告也認為台灣應設立主權基金。二○二三年,兩位在野黨立委聯手提案修法成立台灣主權基金,共獲得朝野共六十二位立委連署支持。

然而,推動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努力為何屢屢無法成功?答案顯而易見─中央銀行的強烈反對。

做為銀行的銀行與國家的銀行,中央銀行除了負責發行貨幣、維護幣值、穩定物價,並促進國家經濟與金融發展外,還肩負著管理外匯存底的重要責任。有關設立主權基金所需的資金來源,往往涉及動用外匯存底的提議,這對於央行而言,無異於挑戰其法定職責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在央行的掣肘制約下,台灣設置主權基金的構想屢屢無法開展,雖有不少的努力,但皆未能實現。

近日,隨著川普積極推動美國主權基金的態度,向來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台灣政壇,對於台灣是否應設立主權基金的討論,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月初的立法院答詢中明確表示,政府將以「積極」與「正面」的態度,參考國際經驗,全面評估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可行性。此番表態,顯示出賴政府推動台灣主權基金的勢頭,已然初步成型。

在後續討論中,如何籌措財源,無疑是關鍵核心。從全球經驗來看,主權基金的資金來源相當多元,常見的包括天然資源收入、財政盈餘、民營化收入與外援等。然而對於台灣,外匯存底無疑是最為合理且絕對可行的資金來源。

我國外匯存底金額近六千億美元,近幾年排名高居全球第四;外匯存底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超過七成,遠遠高於外匯存底金額最高的中國與次高的日本。長久以來,外匯存底的運用效率低,備受外界批評;每年約百分之二、三的報酬率,約當等於物價上漲率,並不符合資金運用效率性。

建議比照同樣是高外匯存底的亞洲國家,如新加坡與香港等,以超額外匯存底作為財源,成立台灣主權財富基金。具體而言,應制定基金專法,由財政部以發行特別公債的方式,向央行購買外匯存底,以取得首批資金來源,設置以提升財政穩定與韌性為目的之主權基金。

由於央行盈餘必須繳庫,特別公債並無須支付利息,在一般行政上,不會有債務支出的負擔;債券到期不贖回,轉換為新債,不會有債務還本的壓力。另一方面,政府以發債方式取得外匯存底,淨資產的部位不變,且基金具自償性質,特別公債的舉借額度不須列入債限,不會有債務破表的疑慮。

(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新聞

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設廠,台積電宣布對美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各界擔憂台灣失去半導體優勢。對此,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表示,...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很早就看到生技人才斷層的問題,他在2013年新藥產業正蓬勃,資本市場活絡時,就結合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本次跨校論壇,除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攜手合作外,...
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多次舉辦人工智慧相關研討會,關注科技脈動、追蹤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