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

美國政府與業界高層告訴路透社,拜登政府一直在考慮修改禁止大多數全球人口入境的全面旅行限制,但尚未做出決定。夏季旅遊季即將來臨,歐洲聯盟(EU)國家今天同意放寬對非歐盟訪客實施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旅行限制,此舉可能可向所有英國人與已接種疫苗的美國人開啟歐盟大門。

消息人士表示,歐洲聯盟(EU)成員國今天同意,將對已完整接種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的旅客重新開放歐盟邊界;歐盟各國部長21日將正式通過相關建議。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暴增,國內對疫苗需求大增,黨政高層指出,除三月初及四月初到貨的AZ疫苗,第三批疫苗將於六月初到貨,為今年二月簽約的部分莫德納疫苗,不會一次來很多,會分批運送到貨。COVAX也預期台灣最慢六月底前能獲得所分配到的AZ疫苗。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星期二(5月18日)有245例確診,其中240例為本土案例,兩名確診者病逝。確診者主要仍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比起周一330人確診,周二的確診人數下降,但全台灣仍籠罩在疫情焦慮下,疫情重災區台北市及新北市,已經開始辯論是否要執行更嚴格的「封城」政策,阻斷病毒鏈。 外界評論,這起疫情正嚴格考驗台灣的防疫能力及疏失。其中,對台灣政府有關新冠疫苗採購效率及速度的質疑再次被放大評論。蔡英文周二在回應外界批評時再次公開強調,台灣自製疫苗「高端」及「聯亞」會在今年七月底提供民眾接種。

台灣17日創下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最高333例!專家指出台灣已經進入正式社區感染,接下來必須轉守為攻,力拚全民接種新冠疫苗。台灣的疫苗夠嗎?來得及接種嗎?

國內疫情再度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15日)公布新增180例本土案例,除了新北市、台北市之外,確診個案足跡更是擴及其他縣市,台灣部分縣市(台北、新北、宜蘭、桃園、彰化)警戒燈號一夜之間轉紅。

美國近期轉態支持臨時豁免新冠疫苗專利保護的做法引發行業和個別國家的強烈反對。在支持和反對方吵吵嚷嚷的背後,在全球新冠疫苗生產和分配不均的大背景下,臨時犧牲行業利益是否能真正促進疫苗增產並實現分配公平?美國轉態的真正動機和目的是什麼?是否有替代方案實現疫苗平等?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金融時報》報導,拜登政府呼籲豁免疫苗專利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歐盟峰會上的發言將矛頭對準美國,他認為與疫苗出口禁令相比,有關豁免疫苗專利的討論只是次要問題。他試圖扭轉局勢,指責「盎格魯-撒克遜」國家阻礙了救命疫苗的全球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