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

香港官員警告說,由於民眾對施打疫苗並不踴躍,數百萬劑的疫苗可能因過期而作廢,其中包括目前口碑最好輝瑞-BNT疫苗(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香港750萬人口,顯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幸獲得足夠劑量疫苗,卻沒有施打意願的地方之一。

雙北市是本土疫情重災區,台北市長柯文哲25日坦言,疫情沒有擴大,但也沒有緩解,目前每個醫院量能都相當緊繃,北市本周最危險與困難的是面臨「醫療量能不足」問題;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市疫情從15日到昨天,一直處在高峰期,沒有掉下來的趨勢,大家沒有樂觀的條件。

美國兩個最大公立學校學區,紐約市和洛杉磯,今天雙雙宣布徹底重新開放學校的計畫。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趨緩,接種疫苗比例漸高,家長們在全國掀起復課的呼聲。

台灣疫情在5月初出現重大轉折,截至5月14日,國內病例累計1290例,到了5月24日已暴增為4917例,短短10天新增病例已超過3600例,本土病例大爆發,疫情的嚴峻不僅讓國人緊張,也受到外媒關注,紛紛撰文報導台灣防疫破功的訊息,以下綜合過去幾天知名國際媒體的報導重點:

國內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公布國內新增287例本土確診個案及170例「校正回歸」本土個案。其中個案分布仍以雙北市最多,新北市新增215例、台北市則新增165例,但疫情隨著民眾移動而蔓延,台灣本島幾乎只剩台東縣未出現確診個案。

新冠病毒依然在許多國家蔓延,科學家普遍認為疫苗是控制大流行的最佳藥方,但在一些國家疫苗短缺成為一大困擾。在這場全球疫苗供應賽中,大國之間的博弈從未停歇。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本土社區感染,國外媒體報導台灣及新加坡疫情狀況指稱,新加坡疫苗接種率較高,約3成人口已施打第一劑疫苗,為東南亞最高的接種率。而我國疫苗施打率幾乎是「全球墊底」。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BBC》訪問時,承認在有關萬華茶室疫情的蔓延,台灣並沒有從鄰近疫情仍然非常嚴峻的日本經驗學到教訓,他並指出,自行生產疫苗對台灣非常重要。

彭博報導指出,台灣被譽為全世界抗疫最成功的例子,但自滿心理卻暴露了台灣除有效圍堵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線:不僅檢測少,又沒有篩檢無症狀感染的機制,還有幾近零%的疫苗施打率。Mayo診所疫苗研究集團主任、病毒學家 Gregory Poland 接受彭博訪問說:「如果他們有300確診病例,就會有3,000例在社區內,只是不知道而已。」他說:「這就需要嚴格封鎖措施,即所謂的鎔斷手段,然後要儘快拿到疫苗。」問題是沒有疫苗。台灣接種步調遠遠落後歐美,如此一來,將陷入像新加坡、香港等鄰近地區一樣封鎖─解封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