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歐盟的疫苗護照系統基礎設施6月1日將準備就緒,預定在7月正式啟動。歐盟執行委員會5月31日提議,應容許14天前完全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在歐盟國家之間旅遊時,不需接受病毒檢測和隔離。另外,在即將召開的G7會議上,英國首相強生呼籲應盡快對疫苗護照達成協議。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台灣疫苗嚴重不足,目前施打率僅有1%左右,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保證,今年(2021)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貨,但許多地方政府認為緩不濟急,紛紛向中央表達要自行向國外採購疫苗,也有民間企業希望採購疫苗。
位於印度洋上的塞席爾,是一個位於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之間的島國。在新冠疫情席捲世界之後,塞席爾在國際媒體的曝光率卻意外大為提升,因為塞席爾到目前為止仍保有「新冠疫苗接種率全球最高」的榮銜,根據群體免疫的理論,超過71%國民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塞席爾,應該早已脫離了新冠病毒的魔掌。可惜結果卻事與願違,全國不到10萬人口的塞席爾,進入5月後的每日確診數仍在數百乃至千人上下打轉,不但沒有一點「群體免疫」的跡象,甚至比起4月的疫情惡化許多。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什麼時候結束現在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肯定會結束。同樣可以肯定,那將不會是個「零新冠」世界,而是病毒與人類共存。
新冠肺炎可能就像流感、肝炎、瘧疾之類傳染病一樣,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種形式與人類並存共處,像流感一樣呈季節性爆發。每年秋冬流感季,將來可能也是「新冠季」,而從大流行疫情轉變為社會常態,疫苗、藥物和防疫機制是關鍵。
新冠疫苗率先突破,研發速度空前,已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政府多次放鬆又收緊封鎖措施,但疫情一路起起伏伏,始終未能徹底壓平曲線,更令菲國原有的貧窮與饑荒問題雪上加霜。事到如今,菲國當局將終結疫情、重振經濟的希望繫於新冠疫苗之上,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卻依舊低迷,尤其排拒總統杜特蒂親自接種的中國國藥疫苗。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得知台灣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疫苗取得成為課題,因此考慮供應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製的疫苗(即AZ疫苗)給台灣,做為緊急措施,快的話,6月可以提供。
世衛大會上,世衛秘書長譚德塞點出目前全球出現「疫苗危機」,因為多達七成疫苗集中在10個國家,拉丁美洲、亞洲區疫苗接種率偏低,在美國有過半人口都施打至少一劑疫苗時,墨西哥有民眾開始揪團,集體到美國打疫苗。
急診被塞爆、病房滿床、醫護疲於奔命,難以想像這是雙北醫院真實上演的現況,即使第一線已經滿了,救護車還是源源不絕地把病人送進來。雖然地方政府、指揮中心積極擴充量能、解決問題,若確診數持續居高不下,到底台灣醫療還可以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