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

編按:日前美通過「美國競爭法案」,雖納入多項支持台灣的條文,但授權美政府提供520億美元補助國內晶片生產,有學者指出,意圖讓台灣科技產業失去競爭力;近日歐盟宣布推430億歐元晶片法案,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也點名台灣地位重要。全球晶片持續短缺,台灣未來半導體佈局格外重要。

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宣布推出加速器,建立全方位的生態系聯盟,協助晶圓代工客戶將發想概念實作至矽晶產品。透過橫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矽智財(IP)、IC設計服務等合作夥伴的合作,英特爾看好IFS加速器將能協助推升客戶在英特爾晶圓代工平台上的創新,包括晶心科、力旺、M31等入列IP供應商。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今年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元年,最近從中國大陸開始,許多國家都開始計劃推行數位貨幣,預料從中國先開始,他並看好在各國央行推行數位貨幣之下,未來由各國政府發行的數位貨幣,三到五年就會逐漸普及。

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傅長壽(Matthew Fulco)分析,虛擬貨幣發展方興未艾,但各國態度大相逕庭,新加坡對開發虛擬貨幣科技、理解區塊鏈、智慧型合約相當感興趣;南韓態度則比較保守。

《經濟學人》指出,歷史表明,科技巨頭往往因未能掌握新興技術而倒閉。如果今天的巨頭想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試圖進入新領域以避免這種命運,那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理由阻止他們,然而,大型科技公司的野心和狂妄自大有會限制嗎?

《經濟學人》指出,歷史表明,科技巨頭往往因未能掌握新興技術而倒閉。如果今天的巨頭想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試圖進入新領域以避免這種命運,那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理由阻止他們,然而,大型科技公司的野心和狂妄自大有會限制嗎?

編按:中國積極發展數位人民幣,不僅為了全面掌握貨幣流通,也希望突破美元國際霸權的地位,將透過中國即將舉辦的冬季奧運,試驗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效果。

諾獎得主天野浩接受《日經》評論員中山淳史專訪指出,日本半導體的機會來了,台積電此前決定在日本建首座半導體工廠,要想讓低迷的日本半導體産業重新復甦,日本能做的只有吸引實力雄厚的海外企業在國內建廠嗎?日本運用此前在研發方面積累的經驗,通過自力更生能實現什麼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