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

編按:日前張忠謀在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大會上直言,美國人想要時光倒流,重新在本土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以提升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的市佔率,「不會是個可能的任務」。美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在「創新活動日」中反擊,未來將主攻先進製程晶圓代工服務,除已拿下高通及亞馬遜二大客戶訂單外,還有一百多家廠商表達在英特爾下單的意願,搶奪台積電訂單意圖明顯,意欲奪回獨霸地位。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暨論壇將在26日召開,其中按照協會議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出席晚宴並以「經營人的學習與成長」發表專題演講,台灣半導體教父開講將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上周法說、第三季財報公布,繳出亮眼成績單,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也正式宣布將赴日投資設廠,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荻生田光一皆熱烈歡迎。對此,日媒點出5大分析點,解釋台積電赴日後的各種可能。

美國財經媒體CNBC獨家造訪台積電正在建設的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晶圓21廠,並訪問台積電企業策略辦公室資深副總經理凱希迪(Rick Cassidy),依台積電主管現場介紹,該廠區的5奈米設計是全數複製在台灣的晶圓廠。

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全球半導體近期大缺貨,特別是汽車晶片,引發汽車廠失業問題,以致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自動交出庫存及客戶訂單資料。這些資料屬於商業機密,美國以國安理由強迫企業提供,說明問題極為嚴重。

編按:《工商時報》整理報導,未來全球經濟成長雖可期仍存在風險,尤變種病毒與供應鏈斷鏈問題影響最大,除非疫苗施打全球普緩解。再者,即使全球供應鏈已重新區域佈局,加強供應鏈韌性及降低集中依賴度,然生產瓶頸在短期料仍無法突破。最後國際油價與天然氣價格走揚、中國限電措施等,更加深市場對供應鏈瓶頸的擔憂。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正式拍板決定赴日本投資設立晶圓製造廠,預計2022年開始建廠,將於2024年量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表示,期待對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帶來很大助益。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14日正式宣布,台積電將會在日本興建特殊製程12吋晶圓廠,提供22奈米及28奈米製程產能,並可望獲得日本政府及日本客戶支持。預估該廠將在2022年開始興建,2024年底進入量產階段,可擴大台積電的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