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數位人民幣上架 冬奧後挑戰美元霸權地位?(三)

編按:
中國積極發展數位人民幣,不僅為了全面掌握貨幣流通,也希望突破美元國際霸權的地位,將透過中國即將舉辦的冬季奧運,試驗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效果。

數位人民幣App 上架

數位人民幣(試點版)App正式上架至各應用平台,如安卓等,值得注意的是蘋果App Store也能下載。

據了解,數位人民幣(試點版)App為大陸法定數位貨幣「數位人民幣」向個人用戶開展試點的官方服務平台,提供數位人民幣個人錢包的開通與管理、數位人民幣的兌換與流通服務。目前數位人民幣仍處於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測試階段,這次擴大試點,將開放數位人民幣制定運營機構抽選的試點地區白名單用戶可以註冊該App。

截至2020年10月,數位人民幣增加了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六個試點地區。加上此前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等四地及北京冬奧會場試點地區,數位人民幣試點已形成「10+1」的格局。

圖/經濟日報提供圖/聯合報

數位人民幣錢包在使用上,體驗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似。按照先前央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的說法,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位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在電子支付場景下,微信和支付寶的錢包裡裝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數位人民幣發行後,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 ,只不過錢包裡裝的內容增加了央行數位貨幣。

大陸數位人民幣出台多被視為中美金融戰的另一章,在此前中美科技戰下,蘋果App Store成為中美間敏感的應用程式上下架戰場之一。這次數位人民幣能在蘋果App Store上架也令人關注未來後續發展。

中國官方冬奧前力推 學者:監控貪官污吏和資金流向

冬奧會舉辦前夕,中國官方再次力推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普及,並將給冬奧運動員免費發放可穿戴的“數字錢包”。有學者認為,當局此舉的主要目的不在便利,而在於監控資金流向、打擊貪官污吏、減少印制紙鈔成本以及彌補政府債務缺口等。

中國官方宣布,北京冬奧會上,海外遊客將被允許無需開辦當地銀行帳戶而直接使用數字人民幣,更會向外國運動員免費發放數字人民幣可穿戴錢包,還稱數字人民幣將落地35萬個冬奧場景。微信支付也在6日宣布上架數字人民幣錢包,通過微信收付款碼選擇數字人民幣就可以進行使用。

防監控風險 有美國議員要求禁止美運動員使用數字人民幣

多名美國聯邦參議員於7月19日致函美國奧委會(USOPC),要求禁止美國運動員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獲取或使用e-CNY,認為中共會借助e-CNY實施監控。也有英國情報人員警告:數字人民幣可能成為監視用戶和對全球貨幣交易實施控制的工具。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數字貨幣並非新科技,目前在中國以支付寶、微信電子支付已相當普遍,差別在需要上網。而央行宣稱數字人民幣透過手機靠近感應就可扣款,不需上網和帳戶,只要在手機里有電子鈔票即可使用。

林廷輝認為,中國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主要目的不在便利性而是為監控貨幣流向,包括中國境內和海外資金流向、人民消費軌跡,並打擊貪官污吏。

林廷輝說:“以往包含貪官污吏很多在家藏很多現金。任何發行貨幣、紙鈔一定有編碼,如果未來全面改成電子人民幣,央行就能透過編碼去處監控消費端使用貨幣儲存、貨幣流向。”

數位化支付在中國大城市已普遍 數位人民幣不具獨占便利

據統計,2020年中國成年人口中已有超過85%的人使用數字支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軟件已搶占了中國數字支付市場的先機。

台灣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也認為,中國大城市所有交易幾乎都已數位化,實際用到現金機率很低。

朱岳中說:“只是微信、支付寶都是民間在做 ,資訊掌握在民間手里,未來由政府發行數位人民幣,要把民間這些資訊全部由政府掌控。為何這波網路公司被整肅?就是政府覺得你太大,大到政府會怕。”

朱岳中表示,所有數位交易不管原本微信、支付寶、數位人民幣,通過系統都追查得到,包括海外消費。

中方發行數字人民幣為挑戰美元布局?專家:目前無可能

林廷輝認為,冬季奧運試點推廣數位人民幣是一個噱頭,另一個目的是減少印刷成本。至於要真正成為國際化流通的貨幣,還是有一大段距離,主要目前人民幣管制匯到海外有限制,光限制就決定流通性。此外,人民幣是不是能被認為普遍具公認支付型的國際型貨幣?

林廷輝說:“以國際社會貨幣支付匯率轉換,美元占國際支付流通率高達四成以上,日本、歐元各有一定角色。人民幣使用國際流通性不高,約不會超過百分之三。”

林廷輝強調,貨幣流通便利性不代表貨幣強勢,貨幣強勢代表國力展現和貨幣信用保證。即便美國采取寬松,大量印制美鈔,美國強大,國際需求大。

林廷輝還說,手上再多數字人民幣也沒有用,出了中國到其他國家還是要兌換成當地的貨幣。就算觀光客在海外消費也有一定額度限制,或許到“一帶一路”國家能使用人民幣流通,但以東南亞而言多使用美金計價,人民幣走不出去,主要它的匯兌限制。而像日本等目前以紙鈔流通為主,國際使用的信用卡就類似數位貨幣,像美元等其他幣值數位化並沒有急迫需要。

中國負債嚴重 省去印鈔成本 數字人民幣彌補資金缺口?

朱岳中也說,數字人民幣去年就在試辦,主要在監控,短期內不可能取代美元,人民幣還不算國際貨幣,第一步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但中國政府目前仍想掌握匯率,沒有想要、也不敢放手。

朱岳中說:“另一個可能是中國政府現在債務非常嚴重,印紙鈔太慢,急著發行數字人民幣相對容易,可以很快彌補缺口,因應短期缺口。最近就有一些地方政府公務員被減薪,或是以數字人民幣補足薪資,以數字人民幣挖東墻補西墻最快。”

中國官方稱,“數字人民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簡稱DCEP)”,國際慣例稱“e-CNY”或“Digital-Yuan”,由中央銀行試點推廣。運營機構主要是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招商銀行,以及阿里旗下的網商銀行和騰訊的微眾銀行也參與了研發和運營。央行官員指出,參與各方包括商戶須將交易信息上報央行。截至去年10月,已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企業錢包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1.5億筆,交易額近620億元人民幣。

中國官方冬奧前力推數字人民幣試點 學者:監控貪官污吏和資金流向冬奧會舉辦前夕,中國官方再次力推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普及,並將給冬奧運動員免費發放可穿戴的“數字錢包”。有學者認為,當局此舉的主要目的不在便利,而在於監控資金流向、打擊貪官污吏、減少印制紙鈔成本以及彌補政府債務缺口等。

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4日正式上架中國各大應用市場。中國國務院印發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指出,支持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方面,擴展在衣食住行等民生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並在深圳等十個城市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開展試點。中國官方宣布,北京冬奧會上,海外遊客將被允許無需開辦當地銀行帳戶而直接使用數字人民幣,更會向外國運動員免費發放數字人民幣可穿戴錢包,還稱數字人民幣將落地35萬個冬奧場景。微信支付也在6日宣布上架數字人民幣錢包,通過微信收付款碼選擇數字人民幣就可以進行使用。

冬奧後挑戰美元霸權地位?

各國央行參戰數位法幣

無現金社會領先全球的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宣布,2022年3月1日起,將「掃碼支付」納入監管,微信、支付寶的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來做生意。各界預期,針對民間支付的監管將更加嚴峻。

為了實現全面掌控金融系統的目標,人民銀行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第一個啟動數位法幣計劃的央行。開辦3年來發行近2億元的數位人民幣,也有望成為第一個正式發行數位法幣的主要國家。

全球安全事務智庫的大西洋理事會報告,目前有25%國家已發行或試辦數位法幣計劃,歐洲、法國、韓國等也陸續開始進行試驗計劃。

雖然各國央行蠢蠢欲動欲投入虛擬世界參戰,但政府一定贏嗎?

答案未必。一來,加密貨幣目前市值已高達3兆美元,但各國數位法幣尚未普及;二來,加密貨幣跨國界自由穿梭,但數位法幣的國際清算機制,目前尚未明確。

數位貨幣交易也要繳稅了

比起龐大卻發展緩慢的數位法幣,監管與課稅才是2022年數位貨幣產業迫在眉睫的議題。

穩定幣納管,將是新一年的熱議題。

穩定幣的出現,是為了改 善多數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流通性不足的問題。三大穩定幣總市值在2021年突破1000億美元,市值第一的泰達幣約700億美元,其資產負債可躋身美國50大銀行之列。

穩定幣發行商大多宣稱擁有等值的美元儲備,讓使用者能隨時換回美元。不過,傳統上難以監管,泰達幣發行商也被發現其實美元儲備遠不到700億。

美國政府跨部會已成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小組」(PWG),確立要監管穩定幣,避免若穩定幣發行商未履行贖回承諾或儲備不足,造成擠兌風暴時,將會損害投資人的權益,甚至衝擊實體金融體系。

泰達幣發行商一旦被要求視同銀行提列「存款準備」,其經營成本勢必大增,是否影響幣值,值得關切。

數位貨幣已進入政府雷達,繳稅也成了義務。

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11月15日已簽署1.2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其中數位貨幣稅收將貢獻280億美元。

新法案要求2023年開始, 「加密貨幣經紀商」將受類似美國股票和債券經紀商的稅制規範。業者必須記錄用戶姓名、地址和電話,揭露交易額、資本利得和損失。

目前該法案對於加密貨幣經紀商的定義十分模糊,僅稱「經常提供數位資產轉移服務」的任一方,這可能讓監管範圍擴及貨幣礦工、軟體開發者、區塊鏈網路的交易驗證者,甚至包含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使用者等,這引起加密貨幣業者與支持者的不滿,兩黨議員也持續提出不同版本的修正法案。

產業期待透明合理的監管框架,政府也需要新的稅收來源,但是這種新興資產究竟該如何監管,2022年應該是爭吵不休的一年。

相關新聞

曹辛的文章中提到關於影響中歐關係的兩大因素:分別是俄烏戰爭背景下的中俄關係、以及中歐之間圍繞著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博弈。...
環境部、國科會發布,若趨勢不變,極端暴雨恐成常態,農漁產量將下滑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以來,第一本國家級氣候調查報告8日公布。...
淡水河 水質 差、飄惡臭,北市府規畫5年18億做「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市長蔣萬安昨說,很多市長都希望改造,但一直沒有啟動,...
 資通視聽產品獨好,4月出口訂單「綠肥紅瘦」。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貿易統計,金額為374.8億美元,年增率4.3%,雖低於原預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