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清零為目標邁向解封 詹長權:需有必要機制

編者按:

行政院長蘇貞昌19日上午8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防疫物資、醫療資源、疫情發展情形,以及防疫警戒等級調整與各行業管制鬆綁等議題進行討論。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會中指出,疫情趨緩已接近降為二級的標準,但考量到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我邊境管制仍應嚴防,不可鬆懈,而國內警戒縱使降級,也需同配合嚴謹的管制措施,緩步實施。

邊境管制部放鬆 保持醫療量能

針對全球以及國內疫情發展情形,陳時中指出,三級警戒防疫措施自上週適度鬆綁後,由於國人大都能配合相關指引規範,目前疫情趨緩,已接近降為二級的標準,但考量到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我邊境管制仍應嚴防,不可鬆懈,而國內警戒縱使降級,也需同配合嚴謹的管制措施,緩步實施。

衛福部指出,目前包括口罩、防護衣、防疫酒精等防疫物資都有做充足的準備,目前全國7,302床的專責病房尚有90.9%的空床率,中央集中檢疫所亦有77.7%的空床率,尚足因應。蘇貞昌在聽取醫療物資整備情形,以及疫情發展情形後表示,面對全球疫情持續升溫,有關邊境管制部分仍必須嚴格執行,而台灣在國人的配合下,疫情得以稍獲控制、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公衛專家詹長權:建構主動篩檢機制

詹長權1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疫情持續一段時間且維持在可容忍的傳播情境下,為取得防疫和經濟間的平衡,需要開始規劃邁向解封的道路,有秩序的執行社會重新開放的必要作法。他提到,世界各國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規劃解封作法時常常會檢視包含主動篩檢、精準疫調、改善通風、接種疫苗4大防疫工作,其中最基礎的措施,正是建構主動篩檢制度。

主動篩檢的目標,詹長權指出是在早期發現社區個案、快速圍堵隱形感染,確保公衛防疫手段鬆綁之後不會產生太多、太大的群聚感染,形同一個偵防機制,做得好可以在個案出現症狀前2至3天就透過採檢確診,防止解封後社區傳染再起、因應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侵襲。而推動主動篩檢的前題是,民眾和政府不以清零為解封目標,而是以社區傳染控制在可忍受的風險為目標。「其實這就是新常態的一種面貌!」

相關新聞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