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審查爭議 陳美霞:應有民主問責過程

食藥署核准國產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過程未對外公開。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公衛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美霞表示,高端疫苗在審查EUA的過程並不符合公共衛生中「公共」與「民主」原則,「疫苗也應該要有民主問責的過程,缺少公眾對話就像黑箱作業,難以服人。」

缺少對話 像是黑箱作業

陳美霞表示,原本的16位審查委員有8人被換,社會大大質疑是否換成政府自己的橡皮圖章,也對國產疫苗產生不信任,只要提出不同意見就會被抹藍抹紅,導致無人敢言的寒蟬效應,「其他國家在攸關人命的議題上都會全程錄影與直播,甚至開放媒體記者採訪,但我們有嗎?」

陳美霞強調,國外有很多WHO認證的疫苗,本土疫苗沒有「急於通過」的必要,應把三期臨床試驗好好做完,也應大力協助民間團體採購疫苗,並補足公共對話的部分,這才是當務之急。

缺臨床數據 何必急通過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表示,審查前早知高端會通過,但僅有二期臨床數據的高端疫苗,將來要如何納入擁有三期臨床數據的AZ、莫德納公費疫苗預約系統,仍是一大難題。

蘇益仁說,去年11月國內還沒有任何1支疫苗,若當時高端就通過EUA,確實可解決國內疫情的燃眉之急,但現在我國疫苗採購數量逐漸充足,日、美等國也都惠予我國疫苗援助,國內經三期臨床驗證的疫苗已夠用,僅有二期臨床數據的高端疫苗未來該怎麼讓民眾施打?都是政府要好好思考的地方。

高端疫苗定位 本身未明

蘇益仁指出,將來公費疫苗預約接種平台上,政府要如何定位高端疫苗?是要讓民眾自由選擇預約?還是直接當作第2劑與其他廠牌疫苗混打?若讓民眾自選?會有多少民眾願意?缺乏三期驗證的國產疫苗最後恐怕會沒人想打,效期一到就要面臨銷毀命運。

若是將高端疫苗定位為第2劑疫苗與其他廠牌混打,蘇益仁認為這樣問題更大,因為目前就連通過三期的疫苗能不能混打,醫界都還爭論不休,屆時若為消化高端疫苗而開放混打,爭議恐怕更大,這也是現在才通過高端EUA的尷尬之處。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衛福部 長 石崇良 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6日中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