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台版晶片法案18日通過,半導體業界大多樂觀其成,該法還涵蓋電動車、5G、低軌道衛星等領域,堪稱台灣科技業最強後盾。然而,對於新法中的定義,為何有國內業者認為補助獨厚某些公司?又不少專家認為, 與他國祭出的扶植政策相比,台灣此法在利多的部分較為薄弱,各界好奇後續法案是否會加碼?

本土疫情逐漸趨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上週透露, 口罩鬆綁制度將於11月分階段上路, 但礙於專家認為口罩是防疫利器,建議再觀察,因此指揮中心將視後續疫情走向而定,有機會在下周公布室外口罩放寬。

網路時代興起,數位科技一步步改變產業生態與民眾生活,如英國作家狄更斯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數位應用雖帶來詐騙、假訊息等負面影響,卻也發展出許多正面用途;2022年八月,我國數位發展部正式掛牌成立,部會被賦予「國家數位發展領航者」的期待,未來部門要如何推動數位轉型,解決社會疑慮,引領資通訊產業持續發展優勢,在國際舞台扮演腳色,是值得全民一同討論與監督的課題。

高端疫苗爭議從去年延燒,近期是否能保住EUA問題更備受討論,13日食藥署召開評估專家會議,經專家一致決議認同高端 新冠肺炎 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 而高端的 EUA 也因此獲得延續 。結果一出,引發外界議論,更有專家直言是 「自欺欺人的做法」 。

魯拉有中南美左派教父之稱,而拉美左派的傳統立場包括反美、反壟斷、反自貿協定等。

「新聞議價法」從澳洲開第一槍後,爭議多時,台灣方面25日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會中公布產業損害報告,承諾在1個月內邀集數位平台業者與新聞業者進行首次對話,未來「不排除立法」,但相關細則將再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