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議價動起來 政院承諾一個內展開對話

「新聞議價法」從澳洲開第一槍後,爭議多時,台灣方面25日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會中公布產業損害報告,承諾在1個月內邀集數位平台業者與新聞業者進行首次對話,未來「不排除立法」,但相關細則將再進一步討論。

正視跨國企業不公平壟斷 政院首次召開跨部會會議

Google、Meta等大型數位平台,大量轉載各家新聞報導,坐享廣告收益,卻從來不付費,引起全球新聞業者反彈。澳洲、歐盟也祭出相關法規,讓媒體與平台能合理分潤,而台灣國內學者也倡議多時,提出民間版位平台《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期盼政府重視新聞媒體困境,盡速修法。

面對外界呼聲高漲,行政院25日召集數位部、NCC、文化部、公平會等4大部會,召開跨部會會議,由行政院政委吳政忠主持,先由各部會報告工作進度,會中決議,由數位部、NCC、文化部合作,預計在11月底、12月初邀集數位平台業者與新聞業者進行首次對話,未來「不排除立法」,但細則將再參考各界意見。

「新聞有價」終為各界共識

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表示,這次跨部會討論,是希望讓大家可以意識到新聞業在經營上的難處,根據會中報告指出,報業受數位平台影響,發行量、營收都近乎砍半,相較於10年前,發行量銳減51.2%、營收衰退46.6%,而新聞從業人員總計減少22.6%。唐鳳強調,再這樣下去,可能就會不利民主社會的發展,因為民主社會有賴於非常強韌的新聞業。會中也公布新聞產業損害,

公平會主委李鎂也表示,各部會都十分重視數位平台對新聞媒體的衝擊,「新聞有價」是目前的共識,至於分潤機制等措施還在研議,預計最快3個月內就會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出報告。

不著急立法? 凝聚共識成效待觀察

對於是否立法?唐鳳指出,數位部不是新聞業的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管廣電媒體,文化部管理平面媒體,這是跨部會協調的機制,大型跨境數位平台的生意中,包括綜合性電商是數位部主管,但其他數位服務未必是數位部主管,目前處理的方向不是數位部立刻去立法,逼迫這些業者,而是傾向由雙方找出一個模式,朝向共榮前進。

至於目前是否有比較傾向的分潤機制出爐?唐鳳說,已有強制議價制度的國家,也不一定等到強制議價通過,雙方就先自行協商,無論是著作鄰接權、基金的模式,這樣對話的機制與立法的制度是可以並行的,這也是跨部會會議所凝聚出來的共識。

 

相關新聞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