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遠東集團旗下化纖紡織、水泥事業在中國遭裁罰及追稅合計人民幣 4.74 億元,約新台幣 20 億元;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 (30) 日出席集團耶誕點燈晚會時,並未表達相關看法,但他以資深工業人的身分投書媒體,表達對兩岸關係及台灣產業經濟政策的憂慮。
編按:兩岸政治角力愈燒愈旺,已影響我國民企在中國投資發展,據媒體報導,中國執法部門,對台灣遠東集團以違反當地相關法規開罰;總統蔡英文表示,台商對於大陸經濟發展、社會就業,以及兩岸交流都有很大的貢獻,選擇性的執法進行恫嚇,只會讓兩岸的距離越走越遠;對此國台辦回應,歡迎台企投資,但不允許支持台獨。
編者按: 針對「清華海峽研究院」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國立清華大學成立「新竹辦公室」爭議,教育部表示會嚴辦,且已函知各校,只要與中國黨政軍單位合作就是觸法。針對此事,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昨(15日)表示,學術交流、互訪及合作都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政治力不該涉入。
台海緊張局勢升溫,兩岸四大制度化交流平台,目前唯一不斷流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將無畏風雨登場。今(2021)年峰會輪由陸方主辦,並正式敲定12月6日至8日在兩岸企業家峰會永久會址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任正副理事長劉兆玄、陳瑞隆、郭台銘將視訊出席。
蔡英文總統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以「臺灣力爭民主之路—國際秩序變遷中的一股良善力量」為題,分享臺灣民主模式,也提及印太發展與北京當局從未放棄對臺野心,並指出,雖然臺灣長期被冷落,但已準備好成為全球善的力量,在國際舞臺扮演角色。
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滿五十年,美國國務院官員指中國大陸誤用二七五八號決議排除台灣國際參與,再引討論。據指出,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灣參與的立場與支持程度不變,仍希望台灣能作為觀察員參與,不涉國家地位;但有部分國會議員支持台灣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持續認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經貿及民間社會互動則相對和緩。對於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今年調查評價逆轉,滿意比率降至四成,不滿意比率則增加到四成八。
前海基會董事長、精神科專科醫師洪奇昌撰文指出,美中戰略競爭和兩岸政治歧異皆非短期內可化解,為了避免集體夢遊走向衝突,台灣的決斷並須更為細緻,一方面,對中華民國前途的「四個堅持」是沒有模糊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