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日前媒體報導兩岸ECFA繼行,國台辦正式出面證實從2022年1月1日起繼續執行,ECFA實施為兩岸企業帶來好處,也為台企減免關稅約70億美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引用數據指出,兩岸貿易額持續創高,2021年前11月年增近三成。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5日宣布,「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將於2022年繼續實施協定稅率,意即早收清單中台灣輸陸產品將繼續維持0%的優惠稅率,也破除此前大陸將恢復對台關稅的傳言。
2021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昨以視訊連線方式在南京和台北同步舉行。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向大會發賀信,除強調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還呼籲兩岸企業界人士「堅決與台獨分裂勢力畫清界限」。對此,我經濟部長表示,歡迎台商回流。
前經建會副主委葉萬安拜讀上月30日聯合報A4版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跨越選舉思維框架,尋求產業發展的大格局」宏文,感觸良多。葉萬安指出,我經濟對陸依賴,超過想像,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其關鍵只在國家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編者按: 遠東集團旗下化纖紡織、水泥事業在中國遭裁罰及追稅合計人民幣 4.74 億元,約新台幣 20 億元;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 (30) 日出席集團耶誕點燈晚會時,並未表達相關看法,但他以資深工業人的身分投書媒體,表達對兩岸關係及台灣產業經濟政策的憂慮。
編按:兩岸政治角力愈燒愈旺,已影響我國民企在中國投資發展,據媒體報導,中國執法部門,對台灣遠東集團以違反當地相關法規開罰;總統蔡英文表示,台商對於大陸經濟發展、社會就業,以及兩岸交流都有很大的貢獻,選擇性的執法進行恫嚇,只會讓兩岸的距離越走越遠;對此國台辦回應,歡迎台企投資,但不允許支持台獨。
編者按: 針對「清華海峽研究院」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國立清華大學成立「新竹辦公室」爭議,教育部表示會嚴辦,且已函知各校,只要與中國黨政軍單位合作就是觸法。針對此事,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昨(15日)表示,學術交流、互訪及合作都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政治力不該涉入。
台海緊張局勢升溫,兩岸四大制度化交流平台,目前唯一不斷流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將無畏風雨登場。今(2021)年峰會輪由陸方主辦,並正式敲定12月6日至8日在兩岸企業家峰會永久會址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任正副理事長劉兆玄、陳瑞隆、郭台銘將視訊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