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查清大 管中閔:政治勿介入學術交流

編者按:

針對「清華海峽研究院」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國立清華大學成立「新竹辦公室」爭議,教育部表示會嚴辦,且已函知各校,只要與中國黨政軍單位合作就是觸法。針對此事,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昨(15日)表示,學術交流、互訪及合作都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政治力不該涉入。

清華海峽研究院於清華大學設辦公室,被認定違反兩岸條例,教育部長潘文忠說要全面盤點各大專校院兩岸交流情形。15日適逢台大93周年校慶,校長管中閔在會後首度對此事公開發言,強調互訪、合作都是學術自由的一部份,且是讓我國更進步的事,不應受政治力隨便涉入;他並呼籲教育部注意用詞。

台大昨舉行創校九十三年校慶活動,會後管中閔受訪指出,兩岸交流合作過去是受鼓勵的,不能因政府今天不喜歡了,就說此類學術交流是錯誤的,這種心態本身就很可議。學術交流是讓自己可以更進步的事,不應受政治力隨便涉入,特別是以特定個人的想法去鼓動政治力量,來干涉這些事情。

管中閔強調,兩岸交流是大學自治的一部份,最近教育部說要徹查各大學,意味著由教育部主動調查大學,讓他不禁想反問「憑什麼查?」呼籲教育部注意用詞。按理來說,教育部只能請各大學查察自己校內情況。

昨獲贈台大名譽博士的作家白先勇指出,他讀台大時,當時校長傅斯年無論遇上藍綠左右,都不准政府入校、不讓政府查台大,他認為這種精神應維持至今。

白先勇指出,政府質疑各大專校院兩岸交流,這種想法太狹隘,中國共產黨不過百年歷史,我們中國文化則有五千年,他們不及我們的百分之一。政府若自我限制,對學術發展沒有好處。

白先勇說,大學就是百家爭鳴的地方,舉凡美國的哈佛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若遇到政府徹查,也一律不會讓政府入校。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也提到,兩岸學術交流能夠順利進行,是彼此都能夠尊重對等互惠的原則。若因政治因素停止兩岸交流,對雙方人民的互動關係、學術成果,甚至產學合作,都會造成不利的後果。

教育部昨晚重申,政府尊重大學自主,但不能違法。各大學從事兩岸學術交流,不應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有些交流活動要先經主管機關許可,務必依規定申報,以免觸法。期待各校落實大學自主之餘,也要自我課責、善盡社會責任。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