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民進黨政府主打台美關係友好,而顯少看見兩岸溝通,無礙將台灣推上烽火前線。拜登近日更對外高調承諾,會軍事介入防衛;拜登對防衛台灣的三次發言,是故意失言?王健壯教授提出質疑,寄希望於美國的變與不變,難道是台灣的唯一選擇?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演說,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強調「一中政策」並未改變,反對台獨,但中國須遵守國際秩序。他還指出,美國跟中國的經濟無法脫鉤,但美國不會犧牲原則以換取合作,希望北京能遵守國際規則。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表示,工總扮演政府與產業界最重要的溝通平台,上任以來將推動五大任務,包括:強化兩岸交流合作、倡議區域運籌中心、支持政府節能減碳、呼籲現有核電延役及發展新一代核能,最後是結合各公會專業提更具說服力建言。
兩岸陷入敵對緊張狀態、民間交流幾乎停擺,苗豐強直言,不是因為政治氛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是「細菌」阻礙了兩岸間的正常交流與往來,但不論從企業或是從產業的角度而言,兩岸間應和平、合作、共存,且兩岸雙方總是有面對面溝通的需要與必要。
編按:拜登與岸田文雄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國際秩序規則的重要性;隨後「四方安全對話」(Quad)又發佈聯合聲明,宣示對「包容、具有韌性且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堅定不移的承諾」,同時警告反對南海、東海軍事化。
編按:針對拜登保台說,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了看法,他認為,華府和北京應試圖避免將台灣置於美中緊張關係的核心,並直指全球兩大經濟體應降低彼此敵對關係。
編按:阿富汗政府垮台時,拜登就曾暗示,台灣若遭受攻擊,美方將會保衛。近日拜登出訪亞洲,於美日峰會中明確發言,如果中國企圖武力犯台,美國願軍事介入以保衛台灣,並警告共機擾台之舉「正在玩火」。對此,中國反應,美國印太戰略企圖搞亂亞太地區,必然是一個失敗的戰略。
綜合媒體報導,拜登抵日將宣布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IPEF)。印太經濟架構是貿易協定,讓美國與亞洲重要經濟體在諸多議題上更緊密合作,包括供應鏈、潔淨能源、數位貿易與反貪等。美聯社說,若將台灣納入,可能惹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