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工商時報康彰榮長期關注國際經貿局勢變動,大國外交博奕。本文解析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屆滿十年,如今西方國家陣線對中國敵意益深,其基建融資管道、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及俄烏戰争的影響,未來勢必挑戰重重,必需更知審時度勢。
針對艾斯培建議,台灣應該延長兵役到一年以上,而且男性和女性都應服役,全民皆兵;對此,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表示,台灣人民應盡所有努力追求和平,而非盡所有努力走向戰爭。
《經濟學人》指出,疫情對習近平造成極大政治壓力,讓中共內鬥傳言甚囂塵上。但從目前的跡象來看,習近平年底仍可順利連任。
三三會是台灣最大的工商團體,建言政府重視「五缺」問題。除缺電外,目前台灣投資環境中最大障礙是缺工,而台灣的缺工已經呈現「M」型化,尤其最缺高端、基層人才。另外,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理事長林伯豐指出,不論是對中、對美、還是對日,都應在台灣利益優先的前題下,面對國際情勢,並與各國友好往來。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 以目前兩岸的氛圍,ECFA當然不可能深化擴大,但至少應掌握現有的貿易利基。政府因應措施如果還是一成不變,繼續停留在鼓勵國內消費,提供出口補貼,治標而不治本的格局;不但損害台灣產業的利益,更達不到分散出口的目標。
面對美中矛盾加劇,中國大陸外交部19日發表4萬字長文,列出21點「美國對華認知中的謬誤」,並逐條一一回應「事實真相」。對於美方對台政策,大陸外交部指控,美國背信棄義,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企圖「以台制華」,是當前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
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實現對華中長期戰略的「遏華」和「以台制陸」為目標。中美之間的競爭早已經超越了經濟層面,美國傾向於以其擅長的制裁、結盟、操縱地緣政治等手段達成目標。兩岸學者投書表達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