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外交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廿五日專訪中表示,台海若動盪影響半導體供應,全球經濟恐受到毀滅性影響。為鞏固台灣半導體優勢,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昨天表示,國科會將組成專家審議委員會界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半導體一定會列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美中台關係幾個月以來產生劇烈變化,美國總統拜登不只一次明確表達出兵護台的立場,近日甚至在聯合國大會發言,公開向世界談及台灣議題,表示美國致力維護台海和平,重申在兩岸問題上奉行一中政策,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這也是美國總統暌違 51 年,再次於聯合國大會提到台灣。

數位發展已成國家政策佈局重點,專家更指出面對國家級數位武器威脅,強化國家資安韌性刻不容緩。甫成立的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9/21在資安大會主題演說中表示,數位部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全民數位韌性;也對外說明第6期國家資通安全方案,將以打造堅韌安全的智慧國家為目標,包含3項具體目標及4大策略。

美國參議院院外交委員會 14 日即將審議《 2022 年台灣政策法案》( 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 ),外界認為此案是自 1979 年《台灣關係法》( Taiwan Relations Act )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調整」。此法案對台灣有何影響 ? 是走向國際的轉機,還是有可能導致另一個台海危機 ?

牽動中共政壇未來五年權力布局的中共20大時間敲定,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開會議,決定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並於10月9日先召開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19屆七中全會)。也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繼續第三任總書記的起點。

美國聯邦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 R-TN)於25日深夜才剛抵台,《路透》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會持續供應台灣軍需品和砲彈,軍售消息最快9月宣布,象徵美國支持台灣不受北京影響。

日前國防部才剛擬限縮免疫標準,盼增加常備役兵源能;行政院院會後腳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部預算達4151億餘元創下新高,年增幅更達12.9%,可見兩岸局勢緊張,不得不留意。

共機頻頻擾台,兩岸關係日漸緊張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10日訪中,引發外界撻伐,連黨內也不諒解其出訪前尚未建立共識。近日解除隔離開始參訪,夏立言受訪時表示,兩岸實在不能再重演過去戰爭所造成的遺憾,應共同努力維繫這得來不易的和平,繼續透過交流降低衝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