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登場,開會內容彰顯中共政治議程與未來重要施政方向,國際媒體與學者普遍認為,習近平發言在鋪陳、用字遣詞上,與2017年的十九大相較,更為緩和,但對台政策上,「促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統一」卻也提上議事日程。
繼美國10月7日對中國祭出10年來最嚴晶片禁令,10月12日「白宮48頁 國安報告」 警告美中競爭面臨「決定性的十年」,特別指出北京具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和能力。 習近平連任前拜登提前再送上 「經濟戰」後的嚴重挑戰。美 國安報告 並强調美國正進入一個「決定性十年」,既要面對與中國的競爭,又要面對俄羅斯顛覆國際秩序的企圖,同時還要面對氣候變化、能源、糧食安全、國際恐怖主義和疾病等方面的挑戰 。
白宮10月12日推出了一項拖延已久的國家安全戰略。該戰略旨在遏制中國的崛起,同時再次強調與盟友合作來共同應對民主國家所面臨挑戰的重要性;並強調了白宮的觀點,即美國的領導作用是克服氣候變化和威權政權崛起等全球威脅的關鍵。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節目《 60 分鐘》( 60 Minutes ),近期製作一系列台灣專題,由美國知名資深記者、 60 分鐘節目主持人史塔爾( Lesley Stahl )親自訪台製作,針對台海問題,訪問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等人,並在台灣國慶日前後陸續播出。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廿五日專訪中表示,台海若動盪影響半導體供應,全球經濟恐受到毀滅性影響。為鞏固台灣半導體優勢,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昨天表示,國科會將組成專家審議委員會界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半導體一定會列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美中台關係幾個月以來產生劇烈變化,美國總統拜登不只一次明確表達出兵護台的立場,近日甚至在聯合國大會發言,公開向世界談及台灣議題,表示美國致力維護台海和平,重申在兩岸問題上奉行一中政策,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這也是美國總統暌違 51 年,再次於聯合國大會提到台灣。
數位發展已成國家政策佈局重點,專家更指出面對國家級數位武器威脅,強化國家資安韌性刻不容緩。甫成立的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9/21在資安大會主題演說中表示,數位部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全民數位韌性;也對外說明第6期國家資通安全方案,將以打造堅韌安全的智慧國家為目標,包含3項具體目標及4大策略。
美國參議院院外交委員會 14 日即將審議《 2022 年台灣政策法案》( 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 ),外界認為此案是自 1979 年《台灣關係法》( Taiwan Relations Act )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調整」。此法案對台灣有何影響 ? 是走向國際的轉機,還是有可能導致另一個台海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