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編按:1983 年日本被美國要求成立「半導體貿易問題研究委員會」,要求日本減產。1986 年美國更迫使日本簽訂《日美半導體協議》,阻止日本企業併購,以保護主義庇蔭美國的半導體公司,繼而扶植韓國三星進軍日本的全球市場,終令日本在 1993 年失去了半導體一哥地位。台灣要以此為借鏡,小心美國科技佈局。

拜登政府今年2 月 24 日宣布對美國4種關鍵產品供應鏈進行100天調查,分別為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稀土以及藥品等,在白宮官網公布了這份調查最新報告,外媒也指出,拜登政府將成立一個專責小組,設法解決美國經濟的影響。至於半導體部分,拜登政府強調與日韓合作,反而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總部位於的台灣,卻沒被提及。

上月台積電、聯發科等加入「美國半導體聯盟」,支持美國推動半導體製造與研發,面對全球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台積電預估2023將以4奈米為主流,並表示投資案已全面啟動,除了將在南科擴建5奈米晶圓廠及興建3奈米晶圓廠,以及在竹科興建研發晶圓廠及2奈米晶圓廠外,還要再蓋12座晶圓廠。

美國參院周二(8日)通過一項2,500億美元的法案,增加技術研發方面的政府支出,以加強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在內對手的競爭力,這是美國國會山莊在兩極化氛圍下罕見出現的兩黨團結景象。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聯準會(Fed) 副主席克拉瑞達25日表示,討論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時機日漸逼近,前財長美國前財長批Fed慢半拍,憂防範通澎失控,當經濟學家和決策者正激烈辯論,刺激寬鬆貨幣所引發通膨同時,許多企業表示,進口關稅也是可歸咎之一,華府財表示以半導體政策指出新方向。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拜登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幫助半導體生產商和買家分享供應鏈訊息,以緩解全球晶片缺貨危機,她並且敦促美國國會儘速通過立法,為國內生產提供資金。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歐盟官員與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代表會談,邀請這些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並準備上百億歐元補貼,開發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台積電同時宣布以廿八點八七億美元在南京擴建二廠,建置廿八奈米產能;台積電南京一廠以十二及十六奈米製程為主,已開始獲利。

《日經》報導,在拜登政權倡導生産回歸政策的背景下,美國已開始為重振半導體産業而採取行動,大型廠商英特爾將投入約2萬億日元,在美國建設新工廠,同時涉足量産其他企業研發産品的代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