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一) 國土監測,基本資料不足
「有人問,如果莫拉克颱風這場雨下在臺北,結果會如何?」我的看法是,臺北地區的洪水預警系統相當不錯,如果這場超大豪雨真的下在臺北,情況應該不會像南部如此手忙腳亂。但可惜的是,臺北以南地區,就完全沒做洪水預警系統,因為沒有資料。好的預警系統,背後一定要有完整的資料庫,然而過去大家都不重視資料的蒐集,比方說福衛二號衛星天天飛過臺灣的上空,其所收集到的龐大資訊,卻都沒有成為國土規劃的憑據。...
高雄市政府今(27)日召開永續發展會議第二屆第一次大會,發布最新人事,副召集人余範英於6月聘任,任期自102年3月至104年2月,同時,今日會議通過「2013高雄市低碳城市行動計畫」及「生物多樣性短中長程推動行動方案」討論案,期許持續推動城市發展,打造高雄為健康低碳綠色生態城市,展現邁向綠色首都更進一步的願景與決心。
會中分享高雄市「太陽光電推廣成果」、「30分鐘生活圈─交通轉運中心建置計畫」、全國首創的「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及「...
安排了一系列的台灣西南部濕地的訪視行程,首站來到嘉義鰲鼓,距離上次造訪已有九年多了。鰲鼓是日據時代,日本人最早開發的海埔新生地,它的形狀是根據海埔新生地屯墾的黃金比例設計的,曾是台灣人定勝天的典範。經過百年的演變,隨著開發觀念的與時俱進,不同的政府為它勾勒出不同的面貌,或為農場、或為工業區、或為自由貿易區、甚至一度淪為空軍訓練瞄準場,但終究不敵颱風之摧殘,加上附近長期超抽地下水引起嚴重地盤下陷,海堤破損、閘門毀壞、海水倒灌,成了鰲鼓揮之不去的夢魘。...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 slogan ,蘇杭是魚米之鄉,也是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烏托邦。蘇杭之所以能成為魚米之鄉,關鍵在它是由大片濕地及綿密水路所組成的水鄉澤國。這些都是千百年來長江泛濫及改道所形成的沖積扇,純樸的農民也發展出一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在平時濕地是糧倉,可以生產出各式各樣的作物及魚、蝦、蟹,這就是所謂的水八仙。但在洪水泛濫時,濕地又是最佳的滯洪機制,因為有它的存在,洪水災害相對的減輕許多。...
自上月以來,舊金山灣區居民即可自地方電視台的系列報導中,詳細得知本區水資源的相關歷史與現況.比方,遠在九十年前,自Hetch Hetchy 大壩規劃及建設以來,其間開發vs.保育的爭議即從未稍歇,甚至於今猶存,而事實上,該水庫卻一直是灣區最為重要的飲用水源,供應著此區總人口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量。
相形而言,目前正也提供著大台北數百萬居民飲用水的翡翠水庫,其由來過程的介紹一向即少獲媒體青睞,更遑論藉盛典難得時機,...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一系列以「實在年代-迎向永續」為主題的演講暨新書發表,將今日知識分子、學者與社會群體,在實踐中、生活裡與互動時的磋商、折衝、整合,延伸到當前社會文化中的各個面向;希望藉行動與實踐,脫離虛假、找到核心、走出務實,並探討實在年代下的台灣,如何迎向永續,走出自己的路!
盼透過新書發表與系列演講,由演講者的親身體驗與剖析,勇敢的面對現實,走出可落實的方向,希望您的參與,做到由心動到行動!
第一場 檢視「...
去年三一一後,我應法鼓大學籌備處劉前主任之邀,參與處理及時發動的災防與應變計畫、法鼓大學位於北海岸居核一、核二之間,突然核事故的預防成了前半年的計畫重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法鼓體系的各式防災自衛體質與功能,下山調查鄰近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背景,通力忙碌間學校籌備處的年輕同仁觀摩了當地政府舉辦的應變演習,看過演練後的他們笑而不語,反令我更加心焦!
半年至今,我在舊金山灣區結識核變事故應對專家,特央他藉屢次赴日協助救災之便,...
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 一○一年第一次會議紀錄
時 間:一○一年二月十四日(星期四)下午二點
地 點: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大理街132號3樓)
主 席:林聖芬
出席單位:教育部廖雙慶 行政院環保署吳鈴筑 經濟部水利署陳炳訓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堯明才代理)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堯明才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侯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