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央行今天大動作打炒房,宣布六大措施,包括一,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二,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三,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四,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五,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六,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18日下午2時(台北19日凌晨2時)宣布2碼,基準利率來到4.75~5.0%,這是Fed四年來首次降息,CNBC形容,Fed以積極的開始啟動其降息周期,以捍衛經濟。
中央銀行將於本周四(19日)召開理監事會,從相關指標觀察,房市景氣火熱且價量齊漲,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循環,估計央行貼放利率將「連兩凍」、是否祭房市第七波管制措施成焦點,金融圈推演房市管制三套劇本。
我國央行6月13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貼放利率一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重貼現率維持2...
美國聯準會(Fed)19日啟動降息為市場共識,我中央銀行當日下午也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議會,據本報對金融業者問卷調查結果,全數認為央行政策利率不升也不降, 主要考量國內景氣及通膨率仍偏高,加上房市熱絡,貨幣政策暫無轉寬鬆的急迫性 。
受凱米颱風影響,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6%,連續4個月破2%通膨警戒;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颱風造成農產損失,推升蔬果價格,幸好近來天氣穩定,8月中下旬蔬果價格走跌,預計9月CPI漲幅將收斂,整體物價走勢堪稱「平穩」,通膨壓力將趨緩。
在台灣的股市與房市熱絡時,我們時常聽到那是因為「台灣的錢淹腳目」之關係。「錢淹腳目」是甚麼意思?怎麼判斷?台灣是在那些時段錢淹腳目?它是如何造成的?有無負面的影響?若有,應如何處理?一連串的問題都值得討論。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今天表示,台灣受惠全球人工智慧(AI)發展,預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4%,明年放緩到2.7%, 並提出3大下行風險,包含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成長放緩、AI需求減弱與地緣政治風險等。
為避免不動產市場過熱, 央行總裁楊金龍從上周起密集個別約談各銀行總經理,先從建融、房貸餘額成長量前十大者開始,直接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要求銀行需全面減降不動產(房貸與建融)放款總量,本周將進入中小型民營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