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溫 CPI 攀11個月高點  高齡家庭CPI年增率衝上3%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6%,連三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且是近11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受春節效應影響,部分服務費用(如個人照顧服務費、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計程車資等)價格相對上揚,若排除春節效應,元月通膨率則降至2.03%,與去年底相當,說明國內物價仍屬平穩。主計總處並預期2月通膨率應會小於2%,今年第1季物價漲幅約在2%上下。

特別的是,國際油價受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影響一度突破80美元,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都將衝擊國內物價。曹志弘分析,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趨跌,加上川普關稅大刀尚未揮向我國,1月以美元計價進口物價指數跌0.1%,連續27個月下跌,併計國產內銷品物價指數2.52%,仍小於3%,對國內物價上漲力道尚屬和緩,但須密切觀察後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1月重要民生物資CPI年減0.78%,連續六個月呈現負成長,主因雞蛋價格跌勢明顯,對國內物價具穩定作用,不過蔬果、外食等價格上漲,房租持續居高,導致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還是很深刻。

統計1月高齡家庭CPI年增率衝上3%,其中食物、雜項及居住類分別漲4%、3.65%及2.6%。主計總處指出,高齡家庭漲幅較全體家庭高0.34個百分點,主因漲幅較大的食物類、居住類及看護等個人照顧服務(屬於雜項類)支出占比較高所致。

曹志弘指出,今年農曆春節在1月,春節效應影響合計約0.63個百分點,除受春節因素影響的服務費用上漲,推升1月通膨率,蔬果、肉類、水產品、外食費、房租、個人隨身用品及醫療費用價格亦上漲,惟蛋類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漲2.22%,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即核心CPI),漲2.26%。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