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達成舉債共識 國債收益率創28年來最大漲幅
德國借款成本週三創下28年來最大漲幅,投資者押注一項意在爲軍事和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的歷史性協議,將爲疲弱的德國經濟提供巨大提振;而在德國的推動下,歐盟同意德國開始討論長期財政規則改革,以允許成員國增加國防支出。
候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本月初與政壇對手社民黨(SPD)達成共識:國防支出中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 1%的部分將不再受到「債務剎車」——德國憲法設定的嚴格借款限額——約束,同時設立5000億歐元的表外工具用於債務融資的基礎設施投資,並放寬針對各州的債務規則。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經濟學家形容該協議是「德國戰後歷史上最具歷史意義的範式轉變之一」,並補充道「這一切發生的速度——以及潛在財政擴張的規模——都讓人想起德國統一的情景」。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表示,如果該方案得到批准和迅速實施,它有望顯著提振德國經濟,使明年成長率達到2%,高於該行目前預測的0.8%。歐元對美元匯率上升0.7%,至1歐元兌1.070美元,爲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德國股市飆升。
默茨計劃趕在新一屆議會本月上任之前推動議會通過這些改革。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在2月23日的選舉中贏得了足以阻止議案通過的少數席位,可能會否決下一屆立法期內的任何憲法改革。
默茨的基民盟(CDU)/基社盟(CSU)與社民黨之間的協議仍需要綠黨的支持,才能達到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票。綠黨長期呼籲改革「債務剎車」,但黨內高層稱其首先需要消化該計劃的細節。分析人士預計該黨最終會配合。
「預計經濟成長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就會顯著加速,」杜塞爾多夫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所(Macro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主任塞巴斯蒂安•杜林(Sebastian Dullien)表示。他還預測,「每年2%的正常成長率有望再次變得可能」。
經濟學家先前預測德國經濟將繼續停滯。德國GDP已連續兩年萎縮,原因是該國艱難應對高能源成本、企業投資疲弱和消費者需求不振。「這一財政鉅變將永久改變德國國債的交易格局,」資產管理公司普徠仕(T Rowe Price)的首席歐洲經濟學家托馬茲•維爾德克(Tomasz Wieladek)表示。
投資者表示,此輪債券拋售並不說明市場擔憂德國國債的可持續性。德國國債相當於GDP的大約63%,遠低於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其他西方大型經濟體的水準。
與英國等國(近期借款成本上升已對這些國家的財政計劃構成威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場行情反映出對德國成長軌跡改善的預期,從而提振股票等高風險資產,而極其安全的政府債務則遭到拋售。
「收益率上升是因爲人們得到了德國正在打開成長水龍頭的印象。這對風險偏好的作用是非常積極的,」摩根大通資產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師凱倫•華德(Karen Ward)表示。
德國基礎設施公司領漲,海德堡材料(Heidelberg Materials)飆升近15%,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躍升近9%。德國最大的鋼鐵企業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躍升近13%。歐洲軍工產業延續強勁漲勢。德國最大軍工企業萊茵金屬(Rheinmetall)股價攀升3%,在巴黎上市的泰雷茲(Thales)躍升7%。
延伸閱讀:
FT社評:德國的重新覺醒
可以將它稱爲巨大的火箭筒,或者德國的「不惜一切代價」時刻。沒有什麼比即將上任的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與競爭對手社民黨達成的劃時代協議更能表明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正在顛覆舊世界秩序了。該協議放寬了德國的債務規則,爲基礎設施和軍事的大規模投資提供資金。由此產生的刺激可能是自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最大的一次。其合作伙伴應該慶祝德國重新提供歐洲所需的經濟、政治和防務領導力。
考慮到默茨和他的基民盟(Christian Democrats)在最近的選舉活動中對放鬆德國16年債務剎車的態度模棱兩可,這一轉變顯得更加令人驚訝。然而,當事實發生變化時,能夠靈活地拋棄舊觀點是領導力的體現。默茨和他可能的聯盟夥伴值得稱讚的是,他們認識到了川普時代的世界現實,並迅速作出了反應,而不是像其他歐盟首都所擔心的那樣,花費數月時間爭論不休、猶豫不決。
該方案的規模甚至超過了幾天前的預期。這項5000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特殊目的工具(其中五分之一用於聯邦各州)將扭轉多年來交通、醫院、能源、教育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資金不足的局面,並有助於重振疲軟的德國工業。允許國防開支基本不受限制的借貸將爲聯邦國防軍提供長期的可預測性。分析人士預計,德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4年的2.1%上升到2027年的3.5%。對於德國這樣規模的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
即將上任的政府仍需迅速行動,從允許自己增加開支,到爲此做出真正的承諾和計劃。武器製造商需要信心來建立新的生產線。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總理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宣佈的「轉折點」(Zeitenwende)計劃,以及1000億歐元的軍隊現代化基金,都沒有實現其目標——儘管它爲今天的轉型鋪平了道路。
一些重要盟友警告稱,柏林仍需發展戰略文化和軍事力量投射能力。德國是否願意承諾加入烏克蘭戰後穩定部隊,將是檢驗其新的軍事推動是否不僅僅是財務承諾的早期考驗。
週三,德國借貸成本創下28年來最大漲幅,柏林必須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不過,這是一次有序的價格調整,反映了即將發行的債券增加,以及對更好的成長軌跡的定價。德國借貸成本上升將推高整個歐元區的成本,但這將被歐洲最大經濟體重新開始消費的積極說法以及整個歐盟的需求提振所抵消。
德國的重新覺醒首先表明,一場危機正在促使歐洲再次團結起來,以應對美國的頭號破壞者帶來的挑戰。在法國的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英國的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的初步領導之後,默茨的倡議爲歐洲的努力增添了一個德國支柱,使其在華盛頓面前更加可信。雖然布魯塞爾爲重整軍備而共同借款1500億歐元的計劃顯得力度不足,但歐盟放寬國家國防支出財政規則的舉措是受歡迎的。儘管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一需求已經很明確,但歐洲在採取實際步驟以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方面拖延了太久。然而,儘管姍姍來遲,但歐洲現在正在奮力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