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全球新增1.2億貧窮人口!超過1/5的5歲以下孩童發育不良;影響12.5億學生就學;危及16億人的工作;發展中國家債務顯著上升,這些人都是「新冠災民」。
民調顯示,近5成民眾不滿意蔡政府的紓困政策!民眾黨29日公布委託趨勢民調公司施作的民調,有高達45.1%受訪民眾表示收入減少,且紓困政策的不滿意度高達48.6%。民眾黨呼籲,6月失業率高達4.8%,而7月疫情警戒持續,失業率恐怕將更嚴重,政府應放寬紓困門檻,並排富普發現金。
台灣在去年成功守住新冠疫情的侵襲,成為全球防疫模範生,卻在5月開始接連爆出確診病例,引起國際關注。彭博社最近分析台灣的防疫究竟哪個環節出了錯誤,竟發現台灣即使經歷了將近一年的疫情空窗期,卻並未抓住機會好好防疫,這一切都源自於台灣的「自滿心態」。
傳染力更強的Delta新冠變種病毒肆虐,導致全球新增的確診病例數為兩個月來最多,也打亂各國政府的防疫步調,不僅美國、英國、以色列等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確診病例激增,東南亞也成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編者按: 高端疫苗日前通過EUA,卻被媒體指出,送給食藥署審查的批號中卻發現 50L 中有 2 批次抗原稍高,被質疑若未來要量產,高端是否有能力處理不良率的問題。到底疫苗為什麼會有不良率,讓專家替你我一次解答。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證實,國內有三個批號、共七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即將在8月6日到期,又以北市一萬多劑最多,如各縣市政府尚未安排接種計畫,將在本月28日前收回,提供教師等第七類專案對象接種。陳時中今天強調,經過一天和地方政府確認,都掛保證一定會在效期內用完,因此不會隨意介入、回收,等地方真的打不完,再來啟動備案。
疫情降溫,行政院近日展開產業振興方案規畫,外傳今年發放的振興券不會低於去年的「三倍券」效益,且初步構想是紙本與數位振興券雙軌並行。對於26號起開始下降二級警戒,卻不解封,內需產業困境並未解決,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呼籲,政府應及早規畫,至少每人發放5000元消費券,最好9月1日就能上路。
疫情衝擊全球航運業,「海員拋棄」情況急速惡化。據統計,去年海員拋棄件數成長將近一倍,台灣也成丟包冤大頭,去年共發生五起海員拋棄,為亞洲頻繁度最高。由於多是非登記我國國籍的權宜船,台灣於法難以介入保障船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