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台灣疫情延燒至今已逐漸趨緩,但7日發生死亡人數誤植,又疫苗施打造冊上被爆出解壓縮增列的情形,使得政府在行政流程處理的公信力上,讓人質疑。上行下效,若政府無法成為模範,又要如何面對民心呢?
儘管遭遇新冠疫情一波波衝擊,但全球經濟仍持續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中國首席代表5日表示,全球在2020年歷經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糟的一年後,組織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6%,有望創下全球幾十年來最高的增長速度。
經濟部國際合作處陳祈典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6月提案分配等值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予各會員國,將特別提款權額度提高3倍,以協助貧窮國家渡過疫情難關,此措施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引起各界討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批准了一筆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以提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財政,支持它們的疫情應對。
編者按: 據路透社統計,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今天突破2億大關,因變種病毒Delta關係,世界多地病例激增,更凸顯富國與窮國間疫苗接種率的鴻溝。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至少要在9月底前暫緩使用新冠病毒加強疫苗;不過,美國白宮4號表示這是「錯誤選擇」,認為該國有足夠劑量向海外分發疫苗,同時也能確保美國人全面接種疫苗。
編者按: 國產疫苗高端納入疫苗平台供民眾勾選意願,但相較於國外疫苗都有提供保護力數據讓民眾參考,高端卻沒有保護力資料可以提供。其中原因為台灣通過EUA標準是用免役橋接布列於AZ疫苗的方式,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高端沒做三期臨床試驗,所以沒有保護力資料,但不少專家認為,疫苗問題需回歸科學要講求證據,若三期試驗沒做完,難以確定保護力,勢必會被外界挑戰。
編者按: Delta變種病毒肆虐,國際間原本預期復甦的旅遊等產業,正面臨全球多國重新實施或升級管制措施的窘境。包括亞洲最大原油消費國中國大陸在內,對原油的需求量下降,使國際油價3日盤中應聲重挫逾2%,且下半年恐難重演上半年的亮眼表現,商品市場投資人也繃緊神經。
下批疫苗何時到貨時間仍未定,但衛福部長陳時中3日下午簽核BNT疫苗在我國「緊急使用授權」EUA,也就是鴻海、台積電及慈濟共採購一千五百萬劑BNT疫苗已可進口,讓疫苗輸入台灣。輸入後將提供十二至十八歲族群接種,學生不用逐一上網預約,採統一作業、集中在校園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