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年年引發台灣關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今(14)日於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會場上公布。台灣今年上升1名,進展到57名。跟日、韓等國同屬「非常差」的後段班。
「都市化是破壞環境的元兇!」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農業關懷使命團理事長馮騰永12日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世界面臨到耕地退化、氣候變遷等嚴峻挑戰。
埃及本月6日起舉行為期兩週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經過第一週討論,各國之間仍然難有共識。
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12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
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各國政府意識到,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情況只會更嚴重,《 京都議定書 》、《 巴黎協定 》等宣告因此陸續出爐,以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
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黃偉鳴表示,碳交易訂價在國際上分 碳排放 交易和收碳稅兩類,各國依不同情況實施,如日本實施的是徵收全球 暖化 對策稅,是碳稅的一種。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指出,政府雖已提出淨零目標,但離岸風電和太陽能投資,都需要大量民間資金,現在已經出現很大資金缺口,畢竟全世界都在搶奪綠色資金,「所以在綠色金融這塊,政府應該更開放,更加獎勵金融業來做」。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 )在埃及夏姆錫克登場,太平洋島國領袖們提到自己的家園受氣候變遷影響劇烈,敦促大國將承諾化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