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

由於利率可能將進入「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的新時代,令 投資人 心情難以淡定。兩周前 美國 聯準會(Fed)暗示,整個2024年利率仍將維持與目前類似的水位,已導致股市下挫,公債殖利率上升以及美元升值,使全球金融情勢承受「三緊」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第4季來臨,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來雖仍上漲12%,但投資人上半年的激情已大致消失。之前投資人知道利率可能持續居高,卻仍選擇忽略此事,但現在心態已大不相同...

美國聯準會(Fed)將維持更長時間的高利率,刺激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衝上4.566%,創下2007年以來的16年高峰,連帶影響台灣市場,26日除短年期公債ETF基金平均小幅上漲0.2%外,各類債券ETF基金全面走跌,其中,長天期公債ETF基金成為重災區,平均下跌約1.5%左右。

美國經濟今年成功度過一些亂流,但到秋季卻有四大威脅同時現身,可能對經濟造成更大動盪,這些威脅分別是汽車業罷工擴大、政府可能關門、學貸恢復償還與逼近3位數的高油價。

美國 聯準會( Fed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日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為5.25-5.50%,但預測今年內還將再升息1碼,主席鮑爾記者會的發言也較偏向「鷹派」,這些都在預期之中,不足為異。值得重視的變化有二。其一是多數決策官員對2024年的預估降息幅度由4碼縮小為2碼,進一步顯示Fed有意讓利率「在較高的水準上維持更久(higher for longer)」;其二是由最新的經濟預測顯示,決策官員對經濟達成「軟著陸」(soft...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同時有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前景,恐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9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全球GDP成長率預測從2.7%上修至3%,主要是受到美國擴張幅度超出預期,抑制全球經濟放緩速度。而中國大陸經濟疲弱,恐成為拖累明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元凶。

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暨希臘央行總裁圖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1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稱,借貸成本很可能已經觸頂,目前歐元區各國政府應藉由緊縮財政政策來協助遏止通膨。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2%低於預期、年增率降至3%,創下2021年3月以來最低且連12個月下滑, 顯示通膨持續降溫,推升美國聯準會(Fed)此波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預期。

受此消息激勵,美股道瓊工業指數12日早盤揚升259點或0.76%至34,520點,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0.86%與1.16%。美元指數大跌0.81%至100.91,日圓大漲1%升破139關卡。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滑7.7個基點至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