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

美國2月非農就業報告出爐,雖然就業人口增加27.5萬人高出預期,但失業率卻意外攀升到3.9%,創下兩年來新高。此外,受到聯準會(Fed)關注的薪資通膨指標:平均時薪月增幅也降至0.1%,顯示企業招聘情況仍舊健康、但 就業市場已出現降溫跡象,這些發展有利Fed今年稍後的降息進程。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結果較去年同期增加3.4%,不僅出現回升、且創3個月最大漲幅。此外,反映潛在物價壓力的核心CPI年增3.9%,雖較11月放緩0.1個百分點,但仍高出市場預期的3.8%。鑒於美國通膨在去年底再加速,導致市場對於聯準會(Fed)將在3月降息的預期已遭到嚴重挑戰。

美國聯準會(Fed)於3日公布去年12月利率決策會議的會議紀要,決策官員認為,在遏制通膨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因此利率可能處於或接近峰值,不過,利率走向依舊充滿不確定性,官員們並不排除進一步升息。

由於能源價格下滑,美國 10 月通膨超預期降溫,市場對此歡欣鼓舞,認為這是聯準會 (Fed) 結束升息的一個強烈跡象,不過也有分析師示警,認為市場上漲可能會破壞 Fed 放緩經濟成長和降低通膨的努力。

聯準會(Fed)兩名官員重申偏鷹立場,Fed理事鮑曼表示,可能還需多次升息才能使通膨率回歸2%的目標水準;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也表示,在通膨壓力持續存在的情況下,Fed今年可能需再升息一次。其他官員也繼續支持利率水準應「更高更久」的觀點。

美國國會9月30日緊急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令聯邦政府暫時躲過十年來第四次停擺危機。這令市場稍微鬆一口氣,關注焦點從政府停擺衝擊經濟轉為美國聯準會(Fed)恐維持鷹派立場,11月例會升息預期升高,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再度攀升。

由於利率可能將進入「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的新時代,令 投資人 心情難以淡定。兩周前 美國 聯準會(Fed)暗示,整個2024年利率仍將維持與目前類似的水位,已導致股市下挫,公債殖利率上升以及美元升值,使全球金融情勢承受「三緊」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第4季來臨,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來雖仍上漲12%,但投資人上半年的激情已大致消失。之前投資人知道利率可能持續居高,卻仍選擇忽略此事,但現在心態已大不相同...

美國聯準會(Fed)將維持更長時間的高利率,刺激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衝上4.566%,創下2007年以來的16年高峰,連帶影響台灣市場,26日除短年期公債ETF基金平均小幅上漲0.2%外,各類債券ETF基金全面走跌,其中,長天期公債ETF基金成為重災區,平均下跌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