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

 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2%、年增2.4%皆略高於預期,但年增幅創2021年2月以來最低,且連六月下滑。顯示通膨降溫趨勢大致不變,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延續貨幣寬鬆政策,至於降息力道與速度,則要視就業數據表現而定。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30日暗示當局將進一步降息,但強調沒有任何預設路線,此前雖一口氣降息2碼,但不應被解讀成未來還會有如此步伐,被視為是替市場大幅降息的預期潑冷水。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18日下午2時(台北19日凌晨2時)宣布2碼,基準利率來到4.75~5.0%,這是Fed四年來首次降息,CNBC形容,Fed以積極的開始啟動其降息周期,以捍衛經濟。

 超級央行周登場,美國聯準會(Fed)、英國與日本央行都將在本周召開貨幣決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Fed在18日例會後將實施四年多來的首次降息,但鑒於經濟數據表現好壞不一,降幅是1或2碼機率各半。英日央行料按兵不動。

美國聯準會(Fed)19日啟動降息為市場共識,我中央銀行當日下午也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議會,據本報對金融業者問卷調查結果,全數認為央行政策利率不升也不降, 主要考量國內景氣及通膨率仍偏高,加上房市熱絡,貨幣政策暫無轉寬鬆的急迫性 。

台股8月初遭逢全球股災,從歷史高點一路狂瀉逾4000點,近期隨著美股回神反彈,有「台灣先生」之稱的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建議,台股本波修正來得深又快,近期反彈也很快,代表股市仍相對強,若未來能再創高則有上漲空間; 但他建議投資人相對保守,維持風險意識,一旦美國聯準會開始降息,股市就相對危險。

業率上升,股市下跌,債券殖利率遠低於短期利率,這些都是經濟衰退的警示信號。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儘管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但美國目前尚未陷入衰退。這個區別至關重要,因為這意味著現在阻止經濟滑坡還來得及。這一切都取決於聯準會,以及難以預測的投資者、消費者和僱主信心。

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恐慌迅速擴散,全球股市歷經上周的「黑色星期五」後繼續上演「黑色星期一」,無差別拋售的沉重賣壓從亞洲蔓延到歐、美,日股5日暴跌4,400點,寫史上最大收盤跌點,美股道瓊指數早盤跌逾1,000點,費半和那斯達克至少重挫5%。資金急忙遁入避險資產,公債價格大漲。

亞洲股市經歷黑暗的一天,日本、 以科技股為主的台灣和南韓股市受創尤深,日本東證指數和日經225指數的期貨交易均短暫觸發熔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