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

中國正加緊推進半導體的國産化。半導體的自給率在最近10年間上升近10個百分點,在中美對立持續的背景下,力爭在尖端産品方面實現國産替代的趨勢加強。如果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持續提高,也可能對在半導體領域走在前列的歐美、日本和韓國等企業構成威脅。

擔任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的中國內存巨頭長江存儲科技(YMTC)的董事長陳南翔也考慮到美國對華管制的加強,指出國際環境和産業發展面臨變化和風險。此外也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將積極凝聚各方共識...

繼上月確定對大陸電動車課徵最高45%進口關稅後,歐盟計劃強制大陸企業向歐企轉讓智慧財產,以換取歐盟補貼。此舉不僅呼應以往大陸施壓外商分享智慧財產,也是歐盟為保護區域企業,對大陸立場趨於強硬的表態。

美國總統 拜登 十六日與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在秘魯首都利馬會談,習近平表示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與發展權利是中方四條紅線,並首度提及賴清德總統名字,呼籲美方認清賴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對此,國安局長 蔡明彥 今(18日)回應,經過比對查證後,並沒有出現直接點名總統賴清德的情況,不排除是中共的認知作戰。

中國政府8日宣布財政刺激政策,以 人民幣 10兆元(下同,約新台幣45兆元)的規模化債,引起各界關注。 分析認為這可能是明年新一波經濟刺激政策的起點,未來仍有財政增量空間。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4日至8日舉行會議,投資界一直關注會議將為中國財政刺激規模定調。人大網公布,11月8日下午4時,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人民大會堂香港廳舉行記者會。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台灣加一」聲音。但台灣各界對台灣加一各持正反面意見,為因應該趨勢,智庫學者認為待台灣轉型因應。

川普 當選 美國 總統,對世界有何影響?當然會有影響,但世界不再是由美國主導,在多極新世界中,一位美國利益至上的總統,將給台灣帶來極大未知變數。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於4日至8日開會,其中一個焦點是「監督法」的修法,官方指出修法將進一步明確關於財政經濟工作監督的規定,明確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監督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大陸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政府債務管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