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貿易壓力不斷/歐盟又出招 強制陸企技轉
繼上月確定對大陸電動車課徵最高45%進口關稅後,歐盟計劃強制大陸企業向歐企轉讓智慧財產,以換取歐盟補貼。此舉不僅呼應以往大陸施壓外商分享智慧財產,也是歐盟為保護區域企業,對大陸立場趨於強硬的表態。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兩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要求陸企在歐洲設廠並分享專業技術的新標準,將首先納入12月一份規模10億歐元研發電池的資金補助標案中,該試驗性計畫還可能推廣至歐盟其他的補貼計畫。
官員說,該要求儘管規模非常小,但呼應大陸自己的作法,也就是施壓外企分享智慧財產,以換取進入大陸市場的機會。報導說,此計畫是歐盟對大陸立場趨於強硬的一部分,歐盟尋求保護遵守嚴格環境法規的歐洲企業,免於遭受廉價與較高汙染的進口損害。
上月歐盟執委會確定對大陸電動車在既有的10%關稅外,再加徵最高35%關稅。歐盟也對申請氫能補貼的企業採取更嚴格標準,要求用於生產氫氣的電解槽僅有25%的零組件可以採購自大陸。
接近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消息來源透露,川普將施壓歐盟跟進他的行動,對大陸產品與投資設置更多障礙。如果川普持續威脅對大陸進口產品課徵60%關稅,恐促使北京尋求將產品轉而出口歐盟等其他地區,反過來也致使歐盟必須採取遏阻大陸產品湧入的措施。
延伸閱讀:
美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USCC籲取消對中永久貿易正常待遇
美中新一波貿易戰風險急速升溫,曾揚言將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課徵60%關稅的川普還未就任,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率先發難,建議取消中國大陸的永久貿易正常待遇(PNTR),此舉若成真,恐大幅改變美中經貿關係。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即享有PNTR,該政策被視為美中貿易關係基石。USCC於當地時間19日向美國國會提交2024年度報告,首次明確建議對中國大陸取消該待遇,並將中國大陸形容為「這個時代最重大的經濟威脅」。
USCC指出,中國未能兌現其開放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承諾,透過市場准入限制、智財權竊盜、國家補貼和經濟脅迫等行為破壞國際貿易體系。委員會主席克里夫蘭(Robin Cleveland)表示,美國幾十年來透過國際組織和規則架構,試圖應對中國規避法律或利用貿易漏洞的行為。
USCC被視為美國對中立場最鷹派的機構之一,若美國國會採納該建議,則中國商品面臨顯著升高的關稅,貿易地位也將降至與北韓、古巴和俄羅斯等國家相同的水平,美國國會也將重啟對中國貿易行為的年度審查。
觀察者網報導,自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爆發後至2023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總規模中,約48%的產品已不再享有優惠稅率。時至2023年6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應稅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19.3%,遠高於2018年初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