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新聞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將在年內提前下達明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5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和1,000億元的「兩重」建設專案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先行開工實施。
美國經濟數據走軟,促使聯準會(Fed)採取決定性的降息行動以支持成長。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似乎比美國更弱,國家主席習近平卻似乎不以為意,令投資機構大惑不解。但上月底官方「火箭砲」式的刺激措施,顯見習近平已不願再任憑事態發展下去。
橋水創始人達利歐表示,中國政策制定者現在必須設計一個「漂亮的去槓桿化」,以減輕中國居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否則將面臨一段「低迷不振」的時期。
大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賈康表示,為穩經濟,財政政策要加緊跟上。他建議增量財政政策應側重於投資,國債籌資規模擴大到人民幣(下同)10兆元也不誇張。
中國昨天朝太平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朝太平洋方向試射已間隔44年。 戰略學者分析,中國藉此對美國傳達具有核報復能力,且展現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有能力拒止美軍介入。
中國經濟學者、投資公司春華資本的創始人胡祖六近日在論壇上表示,要掌握中國經濟走勢是否向好,居民消費是最重要的經濟指標,它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可行驅動力。
中國全國的財政收入持續低迷,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人民幣14.8兆(約新台幣66.6兆元),年減2.6%。分析指出,除了減稅降費政策外,地方賣地收入持續下降也影響財政收入。
中國大陸昨天晚間宣布,從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台灣的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台商擔憂,未來兩岸在持續無法溝通下,大陸會再針對其他項目產品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