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日經》報導指出,美元的貶值趨勢在持續。與主要貨幣相比的綜合指數和3月的高點相比下降了約1成。根據政府債務等經濟情況計算的理論值比走弱的實際匯率還低。這顯示出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啟動大規模經濟對策,在已開發國家中財政惡化明顯。要支撐因疫情再次擴大而停滯的經濟,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美元貶值有加速的可能性。

全球七大央行研發CBDC(央行數位貨幣)腳步不停,目前就中國人行和巴哈馬的進度最快。台灣中央銀行今年第四季進入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由央行CBDC工作小組與外部技術團隊協作,亦與業者討論技術成熟的時間,半數業者認為需要七至十年。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火幣集團首席戰略官蔡凱龍於《金融時報》撰文分析:中國加密數位貨幣行業該如何被定位?是全盤否定還是揚長避短多加引導?這關係著該行業如何監管的問題。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於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傅高義還指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據《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州劍橋的一家醫院過世。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是否處在一個必將破裂的泡沫中?答案取決於企業盈利和利率的前景。只要前者強勁,而後者超低,那麼當前股價看上去是合理的。

當前的全球政治經濟態勢,正處於新舊秩序交替的黎明破曉時刻。舊的觀念、規範與體制,正出現運作失靈與不勝負荷的疲乏凋零跡象;新的思維、秩序與模式正處於激盪、探索與醞釀階段,尚未破繭而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邀請三位大師政經對談,深入剖析國際趨勢、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的因應策略,為台灣尋求自主未來。

當我們活得很好的同時,這世界卻不如以往的好,警鐘在我們這一代響起時,別再讓問題留給下一代!

2020年王道永續指標,以以「貧富.病毒.貿易戰」為主題分別,從全球倫理、包容發展、環境均衡3大領域,評量全球97個國家/經濟體的永續發展現況,並邀請專家學者林祖嘉教授、鄭永年教授、劉兆漢院士、郭位院士及余範英女士共同進行研討,為全球未來找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