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在全球化下國際金融與經濟變幻莫測,在資本主義擴張下我們無意、亦無力涉及國際市場操作;然攸關民眾的生活基本需求及公民權益,在人口結構快速老化趨勢下,無論是稅收稽徵、分配運用、保險機制、銀色經濟等的推動,以及社會福利結構、社會互助與資源配套,當年力有未逮的社會安全缺口,均有待進一步的重新思考與整合。尤其經濟產業轉型中,醫療服務與技術的提升,生技產業的新市場潛力可觀。

高齡化的未來趨勢,隨之帶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必須啟動,發展具人性化、便利性...

在農事上,農機開發不只設計節省人力,甚至能設計出適宜老人的簡單操作工具。在農事簡易化之外,就是農技的提昇,達人農夫生產的「逸品」,也能夠獲得較好價格,針對作物挑選,輔導老年化農村種植容易照顧與管理的作物,照顧簡單的米、麥、豆類或適應草生的果樹,甚至推動適地適種,以自然環境種植農作,不必過多繁瑣的添加技術。另一方面,農村達人並非單指農作技術,許多熟知農村傳統技藝或文化的達人,更是農村中重要的文化資產,許多走向深度旅遊的農村,必須依賴文化達人、...

氣候變遷為近年全球及各國關注議題,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結束時,195個締約國無異議通過《巴黎協定》,帶領全球面對低碳趨勢,而台灣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責無旁貸的必需共同面對環境變遷議題。本(2016)年的「余紀忠講座」特別邀請李遠哲院士擔任主講人。盼能透過李院士的剖析,使社會大眾更加瞭解環境變遷相關議題,並投注心力共同改善台灣環境變遷現象。

李遠哲院士從巴黎氣候協定COP21開始談起,...

今 (105) 年至今,環太平洋地震帶頻頻發生強烈地震,除了0206美濃地震造成台南地區重大傷亡外,日本最近發生熊本地震,東加王國和厄瓜多也發生強震,尤其近日台灣地區仍不時發生有感地震,使識者十分憂慮台灣在地震方面因應的能量和準備恐有所不足。在另一方面,土壤液化、斷層和其他地質災害等形成國土發展重大威脅,也引起國人高度關注;但《都市更新條例》之修正,在立法院協商年餘仍遭阻滯,「公辦都更」又有頗多質疑。有鑑於此,本次專家會議之舉辦,...

過去因無上位的國土計畫法,先有都市計畫、再做區域計畫,國土規劃較無章法,違建濫墾、開發圈地或浮濫徵收久為國人詬病。《國土計畫法》施行後,確立其最高指導原則,地方將依據四大功能分區建立其國土規劃,並在六年後取代現行區域計畫。

然而,《國土計畫法》只是第一步,後續須持續研訂許多配套子法,相關機關之協調整合都須強化,民間團體也須監督政府國土計畫的施行。有鑑於此,本次專家會議之舉辦,期望能透過資訊公開之方式,讓各方了解當前本法的準備情形,...

面對國家轉型與世界快速變動的局面,過去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但也犧牲了許多自然資源,政府每年在水土保持、防洪治水及救災預算愈編愈多,但災害反有日益嚴重趨勢,缺乏上位宏觀指導的全國國土計畫,除了在空間規劃上失序,國土資源的保育工作也無法有效整合。

至於公私部門及中央地方的溝通合作,如何納入民眾參與機制,原住民的土地使用保障,以及整合相關國土計畫與保育事權等問題,都有待國土計畫法的上位規範,...

當世代聯結與分配均等出現問題,如何重新構思並紓解分配困境?當前租稅改革的結果究竟是『藏富於民』還是『藏於富民』?當全球普遍性的貧富不均現象持續擴大,台灣如何尋求突破?如何在產業發展、金融創新領域積極爭取興利機會?當中國拋出亞投行等經濟面的策略佈局,台灣應從何種角度切入思考?利弊得失的風險評估及國家發展策略如何均衡?特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前財政部長何志欽、中研院院士胡勝正及佛光大學講座教授華而誠,針對分配正義發展與規劃進行新詮釋。

世界經濟持續整合與變動下,從貨幣、跨國企業到區域整合等面向,國際政治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甚鉅;而各國政府與跨國企業在資本追逐利潤的過程中,包括人才、勞務與商品的快速流動,台灣又該如何面對全球化洪流的挑戰?產業轉型必須與國際接軌,財政規劃也須在地轉化。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特邀請前香港中大校長劉遵義、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前財政部長何志欽、中研院院士胡勝正及佛光大學講座教授華而誠等,針對發展與分配如何兼顧議題舉辦講座,就實務層面,聽產官學各領域專家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