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被川普貿易戰火波及

川普能夠當選,基本上反映眾多美國人對現狀不滿:薪資停滯、就業不易、所得分配不均、國內暴力事件頻傳等。他在選舉時發誓要改變,「讓美國強大」。本月下旬,他就會就任美國總統,那他會做哪些事來改變民眾所不滿的現狀?目前看起來,最可能的答案是「到世界其他地方找碴」。

美國人民對經濟的不滿和無奈,可由「勞動參與率」也就是在職者及找工作者占成年可工作者的比率看出。此率從2000年起反轉30年來的上升趨勢,目前跌到只有6成2;許多長年找不到工作而喪志的中年失業者退出勞動市場。此期間正逢全球化密集進行,後者成為眾矢之的,保護主義乃躍居為川普重要政見。

當然,川普也會採取國內財稅政策,例如減稅,來鼓勵廠商投資;但這些政策不可能短期內有效,而支持川普的美國選民不會願意等待。於是他很可能必須在海外找「代罪羔羊」,來宣洩國內不滿情緒。目前看起來,中國大陸最有可能成為這個宣洩的出口,而台灣的經濟和就業將被波及。

日前川普任命了靠處理破產企業而致富的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擔任商務部長,並宣布將在白宮成立主導產業與貿易政策的「國家貿易委員會」,由加州大學爾灣校區的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教授出任主任委員。這兩人與川普早有淵源,他們是川普競選時經濟政策白皮書的共同作者。

那個白皮書中寫道,要把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做大,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進口:GDP的公式顯示,進口減少1元,GDP就會增加1元。由於GDP中有4成4為薪資,於是薪資就會增加4角4分。這就是川普經濟學。

稍微對經濟學有一點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邏輯荒誕離奇,可以稱為選舉騙術。美國已經有經濟學家點出其錯誤,也有媒體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明其荒謬之處:2015年美國進口了約1000億美元的原油,那如果該年美國立法禁止進口原油,進口將立即減少1000億美元,GDP將立即同額增加,而全美薪資收入將因此增加440億美元。但如果美國真正這樣做,國內油價將巨幅上升,消費、投資和出口均將減少,最後GDP反而會下降,民眾實質所得更低,得不償失。

當時提出這種荒誕離奇政見的作者,即將成為美國貿易政策的主管官員。中國大陸是目前美國最大的入超來源國,而納瓦羅又是著名的「恐中派」,可以想見,川普上任後很可能以保護國內產業為由,對中國大陸進口課徵15%或更高的進口稅,也可能同時對所有其他進口來源國課稅。

他如果這樣做,將是害人害己,而且違反產業政策的原理。要保護產業發展,一定是保護未來有比較利益的高階產品,就像當年英國為從羊毛出口國升級為毛織品出口國而保護羊毛紡織業一樣。中國大陸銷美的產品屬勞力密集及低階技術產品,不是美國現在或未來比較利益之所在,削減來自大陸的進口,只會造就消費品物價的上升,不會對美國的產業和就業有利。

以蘋果手機iPhone 6為例,裡面本來就有美國和日本製造且出口的高階零件,也有台灣和南韓製造的零件,這些零件在中國大陸組裝後,運回美國,再由蘋果公司銷售到全世界。此手機空機零售約700美元,大陸的組裝只得到4~4.5美元。如果今天美國對大陸進口的蘋果手機課稅,以組裝利潤之薄,怎可能回到成本遠高於大陸的美國本土?就算移出大陸,也是轉到越南或東南亞,不可能回到美國。

以上所說的iPhone,放大到所有產品來說就是「東亞供應鏈」。台灣作為此供應鏈的一環,也就是出口零組件和中間原料到中國大陸,由後者做加工及組裝後運送到美國及世界其他各地,一定會受到影響。

很多人不了解東亞供應鏈,以為美、中貿易大戰,就像一部即將上映的精彩電影,可以買好可樂和爆米花,甚至抱持幸災樂禍的心情,隔岸觀火。殊不知,如果貿易大戰開打,所有在東亞供應鏈上的國家均將受到波及。火,也會燒到我們身上。

文/朱雲鵬(台北醫學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相關新聞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9月初才剛召開首場顧問會議,昨(12)日包括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內的四位學界顧問即發出五點聲明,...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再提「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租稅優惠,希望爭取財政部同意。但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昨(12)日表示,...
經濟部水利署今(10)日表示,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進行式,旱澇交替逐漸成為常態。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水利署今明兩天(9/10、9/11)...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