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據外媒智庫指出,戴琦在提名聽證會上,成為拜登政府的美國貿易代表。中國問題是美國國會兩黨的共同問題。戴琦承認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過去貿易代表所面臨的問題,並表示她的團隊將探索他們應對中國非自由經濟慣例的所有選擇。

拜登政府先前提名美籍華裔戴琦(KatherineTai)為貿易談判代表。由於華裔出生的戴琪,不僅中文流利、具備貿易談判專業,且曾替華府在世界貿易組織上針對大陸爭端提起訴訟,...

為打造「護國群山」,國發會宣布推動四個國家隊,包括新世代半導體、5G、離岸風電及精準醫療,以提高台灣產業關鍵地位及強化經濟韌性。經濟部官員指出,包括半導體、5G及離岸風電,自2017年起就已規劃,經過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目前在台灣都已形成國家隊,今年將以政策進一步鞏固自主性,延續台廠回台契機。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無法向投資人保證將繼續抑制債券殖利率和通膨預期,美股大幅下跌。通脹預期上升對宏觀經濟是一件好事,但習慣了低利率、低通脹的金融市場可能發生動蕩。

紐西蘭政府表示將迫使央行考慮貨幣政策對房價的影響後,各國央行將效仿紐西蘭的做法,在制定政策目標時越來越多地考慮本國的政治情緒。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於《聯合報》撰文指出,中國政府對新疆做了什麼,國際社會所得資訊有限;但中國政府對香港做了什麼,卻一切歷歷在眼前,全世界都眼睜睜看著東方之珠蒙塵,變成了沉淪之島。

為降低對美國和亞洲科技公司的「高風險依賴」,歐盟傳出希望到2030年前要讓全球至少20%的先進半導體在歐洲生產,並希望製造出比台積電(2330)和三星更尖端的晶片。

外媒報導,89%的美國人認為大陸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近五成的人認為制約大陸的影響力與實力應是美國的頭號外交政策目標。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表示,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應共同努力以兩國元首通話為契機,加強溝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

美國國會指定成立針對人工智慧(AI)探討國家安全的諮詢委員會,最新報告擔出示警,認為美國仰賴台灣的晶圓代工,可能失去關鍵半導體的優勢,報告同時提出制訂半導體策略、擴大減稅優惠、聯合盟國管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等建議;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針對NSCAI的建議提出他的疑問。